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将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的辩证统一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将革命性作为实践的内在本质规定,现存社会生活在实践基础上辩证发展,人类因之由“彼岸”返回“此岸”,转向现实的生活世界。“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科学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变革现实,改造世界。在实践中充分展现本质,在实践中检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能日新又新,亘古亘今。探寻“莱茵河葡萄酒”与“莱茵河彼岸”两个带有革命实践意味的哲学意象,在思辨终止之处,在现实生活面前,展开对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历史性叙述,在实践中证明此岸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晚清谴责小说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作为小说点睛之笔的儒者形象生动再现了晚清时局变迁中的名士凋零。本文通过对《官场现形记》和《儒林外史》两部小说的文本细读,揭示真儒、假儒、迂儒与侠儒等四类儒者在社会情境中的地位异变,力争发掘晚清小说作家群体借用"实用主义"儒者形象所建构的时代隐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