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模块化及其操作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致力于缓解全球金融危机、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所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针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职业实践、过程管理、评估反馈等问题,从整合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划分教育时间、改进教育评价方面,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模块化及操作构想。  相似文献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正视当前校园丈化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措施和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海娟 《文教资料》2014,(33):166-167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校古典诗词教学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正确处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语感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发展、文学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为旨归,在充分激发兴趣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宋代元夕节以其独特的节俗机制为有情人提供了爱情的温床,从而使得元夕恋情词应运而生.这类词在抒情视域及审美意趣上与以往的恋情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体现出心绪指向的朦胧美.这样一种"点到即止"的技法为读者开拓了更广阔的心理空间,体现了玩味不尽的巨大张力.  相似文献   
5.
论宋代元夕谀颂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夕,作为宋代最受重视的节庆日,为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直接导致了元夕谀颂词的繁盛。虽然该类词作内容狭隘、视角趋同、缺乏个性,但由于君王提倡,文臣附和,所以谀颂词的创作逐步发展成为元夕节庆不可或’缺的一项文学活动。本文对于元夕词的认识突破纯文学、纯艺术的范畴,将其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考察,力求使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得到全面的展现。  相似文献   
6.
文章一方面提出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从语文教学的视野渗透了现代生态人类中心论和绿色生态理念等,来外化中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规范,构建农村中学生生态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对农村中学教学中生态教育的实践模式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的价值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大学校园人文环境所具有的育人、凝聚大学精神和优化社会环境的功能,塑造大学的品牌形象、提升大学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陈海娟 《科教导刊》2019,(12):148-149
为进一步探析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笔者以《浅谈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为课题,从加强对高中生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剖析了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概念时遇到的问题,最后根据其遇到的问题探究了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魅力,它可以超越时空界限,有效拓宽学生的感知路径。在小学德育中,教师巧妙利用多媒体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情境,将抽象变为直观,将静态变为动态,将"无"变为"有",以此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既方便又快捷,能激发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去主动探索和获取知识,从而让教育主题活动高效运行并促使教育目标得以全面落实。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认识、实践与发展。多媒体技术对小学德育的影响小学教育有着很强的娱乐性,教育的内容更要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费尔巴哈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状况出发,简要回顾费尔巴哈幸福论的主要内容,并以马克思的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工具,剖析费尔巴哈建筑在人的生物学意义上、建筑在感官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幸福论,指出费尔巴哈的幸福论是以抽象的人性来概括人的特征,试图取消人的阶级性,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幸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