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时效性和持久性是当前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必须选择面对的突出问题.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为例,针对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情感认同的作用机制为基础,结合生动鲜活的典型教学案例,从"史论结合,赋予理论以生动性、趣味性,强化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情感认同;强化师生互动,挖掘诱发共鸣的情感点,激发学生爱国精神和情感认同和采取多样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对课程时效性和持久性的情感认同"等三方面探讨了情感认同教育在《纲要》课程中的应用路径,以期能为当前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的教育教学普遍面临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危机。创新高等教育质量观成为防范人才培养质量危机的关键。建筑类高校要适应时代对于建设领域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正确选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关键环节人才培养改革、构建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建筑教育质量观的新突破,推动建筑类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 ,儒学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的意识形态 ,导致了儒学“学”与“术”的分离。统治者侧重于在“术”的层面上利用儒学 ,而压抑儒家在“学”的层面上的思想追求。面对汉唐间社会现实的种种变迁以及佛教、道教、玄学、胡文化的冲击 ,儒家的“术”仍然持续顽强地发挥作用 ,而“学”却慢慢地衰落了 ,于是才有了韩愈强烈要求对儒学进行改革和恢复儒学本原“道统”的呼吁 ,这成为宋代新儒学产生的先导。  相似文献   
4.
韦宝畏  段惠丹 《兰台世界》2016,(10):150-151
朝鲜族传统民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反映了朝鲜民族"崇尚秩序"的伦理观念、"道法自然"的和谐思想和"趋吉避凶"的民俗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关于《葬书》的作者及成书时代问题,历来被学者们视为学界一大难题。时至今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没有完全统一。学者们对《葬书》作者考证的结果比较一致,认为郭璞不是《葬书》的作者,但对于《葬书》成书时代问题考证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主要有晋代成书说、南北朝成书说、唐代成书说和宋代成书说四种观点。通过对上述观点的研究和进一步的考证,认为《葬书》的成书时代应该在北宋后期。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日益重视。本文以阜新蒙古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阜新蒙古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基础上,构建了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体系,揭示了村落空间布局、传统建筑、传统民俗和曲艺技艺所具有的多元复合文化价值。针对阜新蒙古族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分层保护,划定相应保护范围、统一风格,保护村落风貌特色、功能完善,传统建筑改造再生、场所植入,完善村落空间功能、环境整治,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整体性保护策略,以期能为当地蒙古族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东北地域文化概念论域出发,将东北地域文化的演进历程划分为自律期、开放期和交融期等三个不同阶段,以此为背景系统总结不同发展阶段东北民居建筑所具有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正史有关文献记载,对ДX.02822号文书《杂集时要用字·地分部》中与西夏有关的四十四个地名的建置、沿革以及废止等方面的材料加以梳理,并对相关问题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祖厉县是汉武帝元鼎三年所设,属安定郡,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然由于文献材料的缺乏,与祖厉县有关的很多问题,诸如其建置与沿革;"河水"、"祖厉河"、"祖厉川水"等概念;在历史上有没有迁移,什么时间迁移以及最初设县时县城城址在哪里等问题都没有办法说清楚.为此,笔者根据传世典籍的记载与出土文物相互印证,并结合实地考察等综合手段对祖厉县有关问题做较全面透视,希冀能清其本源,还其本貌.  相似文献   
10.
清水岩作为安溪的民俗佛教建筑之一,对地域建筑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影响巨大。本文以清水岩主体建筑祖师殿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闽南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的地域特色及当地佛教建筑装饰艺术风格形成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深化对地域建筑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