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于陈旧、课程设置过于宽泛、实践教学与实际生产脱钩、教师缺少实践技能、学生的各类实习及毕业论文等过于形式化和任务化等问题,提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性、重视和细化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等,为今后植物保护专业或其他相关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园林树木学是我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骨干课程,针对该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建设,从教学模式与内容到教学手段与方法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授课过程中运用"2点1面"式教学方法,由以往单纯的叙述知识形式提档升级为将知识点(点)融于所属的知识体系(面)中讲解,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同时确定讲解知识点的切入点(点)的授课模式,即"2点1面"教法。这种教学方法,变学生机械的"记忆知识"为积极的"理解知识",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教学效果和体验感,提高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认知与理解能力。该方法着力探讨"怎样教会学生"的问题,基本解决了老师"教的好"与学生"学不好"之间的教学矛盾,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黑龙江省蔬菜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通过实践基地及创新项目等资源的整合、学生实践能力测试体系的建立,实现园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的创新,制订能够适应在蔬菜全产业链中就业或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硕士既是新农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硕士既强调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跨领域的知识结构,也重视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在当前的培养实践中,存在复合应用型目标不够明确、跨领域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学硕与专硕趋于同质化培养、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使得农业硕士知识结构有待优化、综合实践能力有所缺失、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未来要针对问题优化路径,从明晰专业培养目标、完善跨领域培养机制、建设优良实践基地、健全质量保障机制、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等五个方面着手,提升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目前农科类本科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以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本科实验中心实验课改革为例,提出农科类实验教学中"双+"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从"职业规划+实验项目、实验内容的必修+选修、项目教学+团队培养、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组织教学+自主学习、实验室定时开放+预约开放"几个角度分析了农科类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创新思维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