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课程实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目前见诸文献的各种课程实施概念主要面向学历教育系列中的课程,而社区教育有其特殊性。本文以笔者所建设并讲述的"悦读红楼"系列课程为例,探讨社区教育中课程实施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社区教育中的课程实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作品意象丰富,题材广泛,在五四新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纵观鲁迅的作品,始终有两个隐藏的主题——“怕”和“爱”,本文尝试通过分析这两个内隐的主题的涵义、关系及本质,揭示鲁迅作品深层的思想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管理是个人发展完善的途径。成人高校由于教育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特殊的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和个人发展现状要求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是以专业化发展为前提,注重知识的多元化,关注隐性知识并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能将科研中的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技能,从而对知识进行创新。对专业知识管理要分层次,非本专业知识作为目标知识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4.
马劢 《宣武教育》2006,(4):28-3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领会文章中的美始终是个难题。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许多美文,既有杨柳岸晓风残月般的婉约柔美,又有大江东去的壮阔豪放;既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慷慨悲壮,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奇飘逸。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口吐莲花,忘情于文字之中,学生却一头雾水、无动于衷,丝毫感受不到美,完全没有审美体验,在我的古文教学过程中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于是,在讲授《答谢中书书》这篇写“美”同时写得也美的文章之前,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我意识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确应当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审美,但更应当意识到审美经验完全是个体的体验,是旁人甚至是美学大师也代替不了的。在审美活动中,学生是完完全全的主体,是主人,也只有使学生真正具有了主体地位,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才能使得他们切实感受美、体验美甚至创造美。  相似文献   
5.
用二元对立结构解析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剧本《卡里古拉》中的生与死的二元对立结构,从而揭示加缪笔下的"荒谬"本质。阐释荒谬的本质是非理性在人与世界之间的显现。生与死对立存在的前提下,个体与社会秩序的对立及其所导致的个人理性与世界非理性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