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化还原反应不仅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它侧重于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下面举例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实现教育公平,陕西省教育厅决定,实施“八项教育工程”,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成果。其中的“农村中小学条件装备建设工程”,将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新课程和普及实验教学的要求,2008年至2012年,省级财政投入专项经费2亿元,  相似文献   
3.
通过化学高考复习效果调查,发现化学高考复习的内容和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有着新课学习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受到学生普遍的肯定。同时,我们要警惕来自早年高考试题的“约定知识”,应当突出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减轻学生负担。另外,调查活动增加反馈与再调查(访谈)环节,对于学生是一次心理成长教育,是一次深刻的师生心灵互动。  相似文献   
4.
丘熙洽(福建晋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今年试题中语体文阅读部分的题型,考查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体现了对考生的阅读能力的全面要求。比如,掌握好汉语拼音方案,是查检工具书、进一步识字记词的必要手段,而识记并储备一定数量的常用字,又是阅读借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具备了基本的语法常识,可以帮助学生弄清语言结构,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必要的文学常识,包括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等等,也都是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因此,从今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命题看来,拼音和填字,在于考查学  相似文献   
5.
通假字是指古汉语书面语里音同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它实质上是一种用字假借,即弃某些常用的正字不用,而借用音同或音近字来表示。这就出现了古籍中经常由两个意义不同、在声音上有联系的字共同记录语言中某一个词的现象。 训诂上的假借通常指的就是这种情况。我们在阅读古书时感到困难和费解,造成错释误注的也多属此类。  相似文献   
6.
7.
失误较多令人深思赵孝思(上海县教育局教研室): 字和词都是阅读、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每年高考的语文试题中,语体文字、词方面的题目总要占有一定的比例。先请看看下面这个表:  相似文献   
8.
马振亚 《现代语文》2013,(5):38-40,2
"祝发文身"一词并非成语,作为常用语它已沿用了数千年之久。将"祝发"释作"断发"也成为天经地义之事,但笔者考查了"断发文身→祝发文身"在古书中的用法,发现"祝发=断发"是个不存在的伪命题,笔者发现"断—斵—祝"其间有着文字错讹的轨迹,才导致"断—祝"两个本不相关的词变作通假字,故此应拨乱反正,还其本来面目。"强自取柱"中"柱"通"祝"也是个伪命题,王念孙是其后始作俑者,其错讹是对"祝(断)"的认知有误所致。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中科院化学所,姚建年院士接受了本刊的专访,他就化学所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个人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及体会、国内外研究生培养的异同及对研究生的期望与建议等谈了自己的看法。抓好七项工作确保培养质量问:您长期担任化学所副所长职务,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能谈一下化学所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么?姚建年:我从日本回国后在感光所工作,1999年感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