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3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立  高新才  张钦智 《软科学》2011,(10):74-77
通过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定性描述,构建了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熵值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搜集2008年甘肃省及全国的相关各指标的数据,分别计算出了全国及甘肃省、东中西部的资源系统指数、环境系统指数、经济社会系统指数及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结果显示:虽然甘肃省循环经济有所发展,但水平依旧比较低。  相似文献   
2.
从区域创新资源投入与区域利用资源能力相匹配的视角研究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路径。利用我国2001—2006年各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方法分析了包括政府干预在内的不同创新资源投入对不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得出相对发达区域利用创新资源投入的能力较高的结论。在实证研究结论基础上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基于创新是过程的思想,构造企业创新决策四阶段模型,提出了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高创新与低创新、独立创新与联合创新、垄断技术与转让技术四组选择,分析了三类社会资本在企业创新决策中对不同选择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数量少、资产规模小、股权结构单一、筹资数额小等问题是制约西北四个民族和准民族省(区)资本市场发展的“瓶颈”。西北民族省(区)资本市场发展应采取加大新股发行额度面向西北民族省(区)倾斜力度;注重西北民族省(区)的特点,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和科技含量,优化上市公司所有制结构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态经济论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据此,提出了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原则;按照生态经济的效益原则,提出了这一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设计的思路和方向,以及生态管理的对策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MAXIMO是IBM公司的资产管理软件,MAXIMO以工单的创建、审批、执行、关闭为主线,合理、优化地安排相关的人、财、物资源,将传统的被动检修转变为积极主动的预防性维修,与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可以实现预防性维修.通过跟踪记录企业全过程的维护历史活动,将维修人员的个人知识转化为企业范围的维修档案.集成的工作流与业务流程配置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系统的授权管理和应用的客户化改造工作.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及所属电厂自2001年引进软件以来,由浅入深坚持探索开发应用,将企业的资产管理理念与软件应用结合起来,通过应用MAXIMO管理软件进一步规范了公司及所属企业的设备管理、检修管理、物资收发管理、财务管理等流程,有效地推进了公司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实施科技兴农的关键高新才面对耕地逐年减少,人口逐年递增,农业基础仍很薄弱的现实,怎样提高农业生产力?人们普遍把注意力转向了农业科学技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农业科学技术作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随着农...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工业是在城乡隔绝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招工、进城就业是农民介入非农活动领域的唯一渠道。在这个意义上,农村工业的发展就成为农村人口直接参与工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经济的转型成长中,涌现出了许多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制度变迁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我们把它称为区域突破现象.我们认为,只有理解了区域突破现象,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经验.本文把这一现象理解为一种创新过程,并从中小企业成长的视角,在引入区位因素的基础上,对这一现象发生的制度基础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西北少数民族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制度变迁的特殊性。在分析其制度供给滞缓性与制度需求严重不足的成因后得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现阶段是供给创造需求的制度变迁模式。最后通过对这一模式的演绎,提出该地区实现制度均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