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史记》在流传过程中形成多种版本,其中有优劣之分。清程余庆著《史记集说》是《史记》诸版本中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善本。不管是在校勘、断句,还是在注释、点评上,它都具有精确凝炼,文字优美的特点。将其同中华书局本对照,更能显示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科技时代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物化方便,人们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世界为之变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然而人们面对面交流情感的机会却减少了,正所谓“物理上更接近,心理上更疏远”,故要解决当今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以及新技术诸如克隆技术带来伦理道德上的混乱等问题,都需要人文精神的关照。  相似文献   
3.
学习人文科学,尤其是古典文学,背诵仍然是很好的方法。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学习方法就特别强调背诵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背诵名篇佳作的要求,恢复背诵在古典文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孙仁玉是辛亥革命后陕西著名秦腔团社易俗社的创始人,又是易俗社主要编剧之一,一生创作剧本60余种。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柜中缘》是其代表作。  相似文献   
5.
从2006年起,陕西散曲创作掀起了一个高潮,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创作队伍,佳作不断涌现,出版了散曲集《陕西当代散曲选》,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具有法人资格的散曲学会。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对《陕西当代散曲选》进行全面评介显得很有必要,这也可算是陕西散曲界对散曲再次繁荣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首届学术年会于1993年9月9日—13日在司马迁故里韩城召开。这次大会的主要议程是检阅一年来广大会员研究司马迁的学术成果。会议采用大会发言,分组讨论的形式,就司学迁研究中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和交流。会议有如下特点:一、论文的选题不拘限于历史学、文学,而能从政治学、经济学、民俗学、历史地理学等多角度对《史记》及司马迁进行研究,不仅开拓了《史记》研究的领域,而且说明《史记》确实是一部百科全书。二、研究的方法更趋多样。有用比较  相似文献   
7.
元杂剧里历史剧占的比重很大,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我国深厚的史官文化意识使剧作家更偏爱历史题材,故写出大量的历史剧。其次是剧作家“曲笔”反映现实的需要,同时,我国丰富的史料也为剧作家创作历史剧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以及中国观众对历史剧的喜爱也促使剧作家乐意写历史题材的剧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是在儒家教育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往往是教师处于教学环节的主导位置,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接受位置。“新教育理念”是对我国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几千年教育理念的更新,使之更适应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转换教师角色,实行教学民主;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把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相结合;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原作的精读上;勤于动笔,一切落实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上;还要教会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教育资源。总之,一切都是为了教育好学生,为国家培养人才而展开。  相似文献   
9.
《左传》说辞的特色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说辞具有逻辑性强、文辞典雅、含蓄委婉等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既有社会对人才要懂礼和文质彬彬的外在要求,也有人才特定思维方式的内在因由  相似文献   
10.
《史记》不仅开我国纪传文学的先河,而且对我国叙事性文学元杂剧有深远影响。《史记》所表现的司马迁的正直精神,激励并鼓舞着元杂剧作者们面对黑暗的现实敢于为民呐喊。元杂剧继承了司马迁的“爱奇”审美观,不仅描写了“倜傥非常”的英雄,而且描写了大量有奇特个性的平民形象,突破了儒家的中和之美,具有壮观的悲剧美。在人物塑造上,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在戏剧情节的安排上,元杂剧无处不显现出《史记》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