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作文与模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到模仿 ,很多老师认为这是一种死板的做法 ,与《新课标》“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一要求相违背 ,觉得如果允许学生模仿 ,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的发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看法呢 ?究其根源 ,无外乎两点 :忽略了文学发展有历史继承性这一客观规律 ;忽略了学生是生活在不同背景下的不同的个体这一客观现实。首先 ,文学发展史告诉我们 :文学创作是有历史继承性的 ,它要以过去的传统为前提和出发点 ,决不能完全抛弃遗产 ,割断历史去重新凭空创造 ,否则 ,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2.
一个作题,内容越简单、愈抽象。供选材的范围和想象的空间就越广。但是因为简单抽象。题旨、体裁常常不明显。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其实。只要用“添加因素法”给这个题目添加上适当的因素,它的题旨、体裁就变得明明白白的了。  相似文献   
3.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的这一名言,揭示了多元化的阅读对人的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作为一项获取信息、塑造心灵的重要手段,本该是一种多元化、个性化的行为。但是,长期以来,以下种种因素影响着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相似文献   
4.
在中考前的复习备考中 ,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这也讲 ,那也做 ,生怕挂一漏万 ;老师和学生共同扫雷式地打起了题海战 ,从第一册到第八册 ,从字词知识到课后练习再到阅读分析 ,题无巨细 ,样样做到 ,弄得学生苦不堪言 ,可结果仍不尽如人意。如何在短期的复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中考备考究竟“备”什么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吃透《考试说明》 ,明确复习目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紧扣《大纲》的要求 ,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复习备考中则应吃透本地中考前关于语文学科的考试说明。因为《考试说明》会对中考的考试内容、…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 ,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孩子已经阅历很多 ,懂得很多。大至世界和社会 ,小至学校和家庭 ,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 ,都会叩击他们的心弦 ,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一个时而变幻色彩 ,时而涌起波澜的、天真烂漫的生活领域 ,其中有很多可以取作写作材料。宝库就在身边 ,他们却视而不见 ,这是因为他们误以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精金美玉 ,就不值得拾取和宝藏的缘故。一旦换一个角度看周围的一切 ,他们就会如同骑在神鸟的背上降落在神奇的山谷 ,忽然发现身边有数不清的宝贝。写作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打开身边宝库的大门 ,让他们…  相似文献   
6.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的这一名言,揭示了多元化的阅读对人的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作为一项获取信息、塑造心灵的重要手段,本该是一种多元化、个性化的行为。但是,长期以来,以下种种因素影响着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一、考试魔棒的挥舞1、教学评价分数化。本来,“教育评价是改进教学效果、激励和促成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但是,在目前教育体制下,教育评价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考试分数成了衡量一切教学活动和选拔人才的唯一尺度。这就使得…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综观我们的教学实践,普遍存在以下两种现状:忽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丰富的教材资源对于写作的例子作用,把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割裂开来进行训练。这一方面造成了语文教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读写训练的重复、低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以"以读带写,促进初中生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相互转化"的课题研究为依托,对此进行尝试,摸索出了"读一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已经把我们带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 ,也带来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速度的加快。可是语文教学却存在着与形势发展极为不协调的一面 ,那就是内容的“深、重、繁、难”和结果的“费时、低效”。究其原因 ,是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未能对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作宏观的、整体的把握与调控 ,类似的课文反复地教 ,相同的知识重复地练 ,长期把学生的视野禁锢在教科书这个狭窄的圈子内 ,造成学生知识的单一 ,教师教学的费时低效。实行“块状链式”教学法 ,即把教材按文体横向分块 ,按内在联系纵向拉线 ,纵横交错 ,使不同…  相似文献   
9.
"订单式教育"是指学校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岗位要求,与企业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它以企业的"订单"为导向,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为社会所接受,学以致用,为社会创造价值。它不仅有利于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因材施教,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的"三赢"。它是校企合作的特殊具体形态,是一种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联盟。  相似文献   
10.
推荐者的话     
老表捡狗发财之后为什么要从美女如云的求婚者当中选上一个歪嘴女结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美与丑这两个对立的概念进行新的思考。思考的结论是:第一,美与丑虽然是对立的,但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第二,无论美还是丑都有内在和外在之分.美和丑的内与外往往不是成正比的。第三,我们应该树立的正确的、辩证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