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红楼梦》若干情节的再探讨黎音在18世纪的中国,作为封建社会精神统治纲领的程朱理学,和这个完全封闭型的社会同步进入了末世,其“存天理,灭人欲”的反人性本质,暴露得更为彻底。在程朱理学横行肆虐的数百年间,不少有识之士曾经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2.
红学界对袭人的评析存在争议是正常的。但争议不应只是为了审视某种现成结论的正误,而应深入探讨人物性格的真实内涵,因为这是判断其审美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红学这门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各种非科学观念和行为的挑战。五花八门的非科学倾向,集中表现为两点:一是把红学看成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存在,满足于某些现成结论,不探索,不研究,不创造,不前进。“人物定评”论是突出代表。二是把红学看成魔术师手中的道具,凭主观意愿制造热点,爆出冷门,以求轰动效应。诸如“程本早于脂本”、“曹雪芹不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和丫环合谋杀害了雍正”等。非科学倾向是社会转型期畸形心态的反映和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