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谁都知道,学习外语应该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譬如一个不懂外语的人,如果到国外并深入到该国家的国民生活中去,一年后便可以进行一般性会话,两年后便可自由地交谈。他可能不懂什么语法,也没有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但是,他的语言却比在本国内学外语的人要地道得多,这就是语言环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然而,我们在国内学习外语的人却没有这种环境,所以,这些人讲的外语“汉化”比较严重。鉴于上述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地理等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反过来它又影响着该地区该民族的全部生活与历史。中国文化和西方欧罗巴文化属于完全不同的两大文化体系,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即将迎来东西文化大汇萃的二十一世纪的时刻,把二者做一比较,对于相互弥补,把人类文化提高到一个更高新的阶段,是有一定意义的。 众所周知,《维那斯出生》是站立的,基督耶稣也是直挺挺地被钉在了十字架上。这一生一死代表了欧洲的文化基调——立式文化。与此相对应的是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的坐式文化。在汉文化圈内,释迦佛主是坐着的,老子骑青牛亦属坐式,孔子画像虽有坐有立,但孔子讲学时是以中国最古典的坐法——盘腿姿势出现在史书中,并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东方人的脑海里。当然,罗汉多为立像,观音菩萨也是站着的,但这些并非东方艺术的主旋律。文化不是几何,能以一直线截然分之,只能看其主流而论其特色。在西方也有《入睡的维那斯》油画,也有著名的雕塑坐像《思想者》。“思想”是为了下一步的行动,是为了动,所以,欧洲的立式文化也可以用一个“动”字来概括,而中国文化则以“静”为美为尊。  相似文献   
3.
“愚公”“精卫”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副作用于长敏《愚公移山》首出于《列子汤问篇》,这是一则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几乎所有的文学史或语文教材都要介绍它。关于这一故事千余年来正面评价很多,大多都赞扬老愚公的那种“人定胜天,坚韧不拔”的精神。中国人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创新能力。很显然,《课标》凸显了“兴趣”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情报学中的历史研究方法,就近代日本对中国的文化情报搜集活动进行总体分析,提出诸多创新性见解,表明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殖民战略的重要一环,并在学术思想史意义上构建了近代日本式东方主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