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系统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废水处理中。朝阳燕山湖发电有限公司为燃煤式发电厂,电厂采用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对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废水循环再利用,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时代的俄乌冲突呈现物理世界热战和数字空间信息战并行的特征。本文关注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以活跃在推特(Twitter)等海外社交平台上的军事博主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军事爱好者、军事记者、自组织等身份的军事博主通过大数据挖掘、网络社区、情报众包等方式获取开源情报,成为舆论场的重要信源。这些博主一方面形成传播网络扩散信息,另外一方面成为海外机构媒体和社交媒体“大V”二次传播的信息来源。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军事和舆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4.
大模型超越“图灵测试”标准,使得机器开始具备接近“人”的行为特征,深刻影响人机混合的网络结构。本文分析大模型在信息传播网络中扮演中心节点角色:大模型及基于大模型的应用直接与大量用户建立“一对一”连接关系,进而推动网络结构向“再中心化”演变,成为一个超级节点。大模型通过学习网络“众人”知识提供新的经验数据,其本质是个体与算法支配下的“众人”互动。随着大模型深入传播实践,本文思考这种趋势是否会带来传受双方的乌合之众,并进一步从传受双方角度讨论了大模型网络结构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5.
俄乌冲突是深度伪造首次被全面运用于战争场景中,两条对俄乌双方最高领导人的深度伪造视频是标志性案例。分析发现,两条视频制造认知的罗生门效应特征显著,在发布时间点和主题上具有明显针对性,内容上相互博弈;在Twitter平台上,两条深度伪造引发了网民“真与假”的认知困惑并带来不同情绪,进而影响了网民对后续相关内容的判断;两条深度伪造视频得到较大范围的海外机构媒体关注,并表达了对深度伪造的忧虑与警惕。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数字罗生门的含义,并提出了从信任角度予以探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