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希望在这里作一次文学漫步的向导。从中获得一些关于世界与人类的知识智慧和精神食粮。 征程万里的旅人 美国的露斯·贝奈迪克特女士在其《菊与刀》一书中提出了日本文化的一个模式。而我在思考中国世界时,则总联想起“孤蓬与万里”这一对比的意象。 李白《送友人》诗中有一节是“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意思是:目送友人踏上征程,此地一别,你将如同孤蓬独自飘飞在万里征程上。蓬即蓬草,是华北多产的植物,秋季一旦枯萎便被风连根吹起,四处飘飞,因而称作“飞蓬”。所谓“孤蓬”,即孤独的蓬草,也就是指没有目标,漂泊流离的孤独旅人。万里是指无法再长的距离和空间。在无依无靠、卑微弱小的人类存在与广大无边的大陆空间的对比下,人类存在更为渺小,宇宙空间更加广大。  相似文献   
2.
青木正儿和盐谷温都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学家、中国俗文学研究的开创者,他们在20世纪上半叶分别是日本京都学派和东京学派举足轻重的学术领军人物,在学术观念上也都明显地表现出日本中国学的近代性特征,两人的中国戏曲研究成果也以极为相似的轨迹进入并留存于中国学者的视野。然而,他们在相近的学术道路上所留下的足迹却不尽相同。这一方面是由于其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文化教养以及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存在个体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并渗透在各自的学术研究中;另一方面,他们治学特色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东京学派与京都学派这两大日本中国学重镇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芳子     
芳子家在新见町也是数一数二的富家大户,父母都信奉基督教,尤其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信徒,曾经在同志社女子学校学习。身为长子的哥哥曾留学英国,回国后成为一家国立学校的教授。芳子从新见町的小学毕业后,很快就去神户进入了当地的女子学院,在那里  相似文献   
4.
宋代以前诸多诗人的创作使潇湘地区具有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深深地浸润到绘画领域.宋代以后不同画家的众多"潇湘八景"画卷又恰好诞生于中国以绘画为主体的内在精神写意的转型进程中,因而蕴含着比前代绘画更为丰厚的人文内涵,也更多元地承载了画家们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潇湘八景"才成为中国乃至海外经久不衰的大画题.牧溪的<潇湘八景图>流入日本后,引领了日本水墨画的发展,对日本美术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广泛波及造园、文学等艺术领域.流入日、韩的"潇湘八景"同在中华大地一样保留着其诗画交融的特性.潇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区域,而更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概念.  相似文献   
5.
周阅 《中国文化研究》2005,23(3):163-170
本文试图从文学的发生学的立场来考察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名人>的形成过程.从取材来看,<名人>诞生的最直接契机是川端康成对名人告别赛的采访,以及他对围棋的热爱,而后者还有着更为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另一方面,吴清源及其调和理论以及由此而折射出来的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背景,都影响着<名人>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内涵,并且还进一步影响到川端对文化艺术的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名人与文学作品中名人的距离,显露了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也显露了横向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纵向的历史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6.
《儒学在日本近代文化运动中的意义》(战前篇)严绍(汤玉)著,载于《日本问题》,1989(1)近年来,日本政治文化生活中接连发生了一系列有着内在关联的事件,比如编写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无视宪法第九条,向伊拉克派兵等,小泉纯一郎先后六次参拜靖国神社,等等。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得所有关注中日关系、关注亚洲乃至世界局势的中国人无不忧虑和愤慨。究竟是什么形成并支撑着日本颠覆历史的战争认识?这既有外交、政治、经济层面的原因,也有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