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正传统媒体时代,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在跨国经营中普遍存在"多做少说,只做不说"的现象。东南亚地区一直是央企"走出去"的重点区域。该地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国家众多,经济发展需求大,且大多数国家与中国建交较早,并建立了高层次的伙伴关系。央企在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化经营已经有了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在项目开展实施、企业跨文化管理、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企业管理体系。可以说,在"做"的层  相似文献   
2.
企业作为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名片,是国家形象的有机载体和对外窗口。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舆论生态也将更为复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讲好中国企业故事,传播中国企业精神,以企业形象彰显国家形象,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企业国际传播呈现主流媒体与自有媒体并重的格局,以及海外华文媒体与本土化媒体的交叉实践,存在自塑能力不足、资源挖掘不充分、渠道模式化等问题。为此,中国企业应充分利用好宏观政策环境、消费文化和社交媒体的三重优势,在推进自身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严控产品质量之外,提升自身国际传播的专业化水平,平衡好"他塑"与"自塑",挖掘品牌内涵,讲好企业故事,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国家形象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3.
4月20日8点02分,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这是在社会化媒体高度普及后发生的第一个举国关注的重大自然灾害。自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兴盛以来,其在社会舆论的形成、引爆和导向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舆论场。在这次地震中,官方微博及时发声使碎片信息更优化,多种媒体互动传播使民间救助信息快速流动。新媒体已经引发灾难性报道的传播生态发生变化,新华社在此次地震报道中就利用微信平台实现了前方记者与后方领导及编辑部的高效联动,突破时空限制形成了基于微信的"虚拟编辑部"。但社会化媒体传播也加大了谣言的甄别难度,报道中不乏媒体失范的现象,网民媒体素养的增强也引发了新闻伦理的讨论。因此,媒体要追问监督,政府则要理性引导应对新型舆论压力,使社会化媒体的积极一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今年10月14日,在视频网站优酷上悄然出现了一个名为《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视频。该视频全长约5分钟,片中涉及到包括习近平、奥巴马、卡梅伦等中外领导人全部以卡通形象出现,视频用幽默简洁的语言讲述中、美、英三国官员选拔和考核制度的区别。上线3天内,视频中文版点击量达到150万次,英文版也获得了27000多次的点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