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华人传播研究社群不应该再跟着美国主流的研究亦步亦趋,而应该站在自己的化脉络里面建立独特的理论视野,兼顾技术问题和宏观大叙述,融合社会规律和意义;既照顾化的特殊性,又彰显理论的普遍性;最后依平等地位和西方主流学术对话与沟通。为此,华人必须入乎霸权,出乎霸权,融会贯通,进而提出符合本身化脉络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新闻史研究:“问题”与“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新闻史研究应该力避没有生命力的流水账,必须要有问题意识,才能以抽象概括的理论语言,总结复杂而具体的历史事实,抽丝剥茧,甚至画龙点睛。理论烛照史料,使我们洞察材料背后曲折的意义和内在联系。但倘若走另一个极端,理论先行,生吞活剥,将中国材料硬塞进宏大社会理论的紧箍咒(例如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这种理论霸道也不足取。本文提倡以默顿的中距理论,联系媒介文本到更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3.
香港媒介专业主义与政治过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香港的主流媒介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言论与新闻逐渐分道殊途,记者普遍服膺专业主义的精神,包括恪守新闻的客观公正与伦理道德。香港媒介的可信度与其专业程度成正比,与其党派认同或挂钩的程度成反比。在政治过渡期间,各媒介必须对于社会权力的重组和再分配采取因应措施,可惜若干媒介偏离了专业精神,致使媒介公信全面下降。调查研究显示,香港新闻工作者极为重视新闻自由。唯有新闻界善尽厥责,提高社会决策的透明度,“一国两制”的落实才能真正的着落。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的民族性与全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0年我出版博士论文《传播帝国主义的再思考》(英文 )。初生之犊不畏虎 ,我以有限的学力 ,竟然敢比较两个很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理论。我在书上说 ,自由多元主义者认为市场促进信息的流通 ,市场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所以他们主张采取门户开放政策 ,信息弱国唯有从强国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媒介内容 ,先依赖他人 ,增强实力 ,最终才能自主自立。另外一方面 ,部分受马列主义影响的美国和拉丁美洲激进学者却认为 ,所谓信息畅通其实是敞开市场的大门 ,让西方的跨国公司长驱直入 ,根本无视于第三世界各国主权的存在 ,所以他们主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