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潘晓瑾 《大观周刊》2012,(35):15-15
“生命尊严”是当今时代最为关键的道德语词之一。然而,生命尊严缘自何处,生命尊严的实质是什么,生命尊严在法制完备的今天社会的处境如何,当权者如何让我们更有尊严的活着,却是我们疏于省思、甚至遗忘的问题。通过对尊严的理解,进而反思生命尊严历史渊源与当代境遇。  相似文献   
2.
潘晓瑾 《大观周刊》2012,(35):28-28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其学被称为“濂学”。 周敦颐依据《易传》、《中庸》等,接受道教、佛教的某些思想,又从陈抟那里吸收了太极图式说,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从而为儒家确立了宇宙本体论,儒家的核心价值,独特理解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进一步完善了宋明理学。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代的老子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和观点主要集中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他用"道"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运动变化的规律。道是客观存在的,又是虚无的。"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孕育万物。"反着,道之动。"在老子的思想里,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一分为二的,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的,这种物极必反的微明之理,正是提升个人品质、治理国家的最好修为。"无为"即是道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