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以"农民工文化"为视角,对祥子的人生悲剧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认为,他是一个农民工,其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不仅在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和腐朽黑暗的社会,也在于其农民意识与城市文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他是20世纪初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无数渴望融入城市而又不得融入的农民工典型.  相似文献   
2.
作者以“生命意识”、“城市文明”和“人性”等为视角,对《米》的思想内涵深入分析,认为,它表现了城市文明阴暗面对人类生命的吞噬与戕害,展现了人性脆弱、黑暗的一面和人类为了维护生命价值和尊严所进行的抗争,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的思考,具有浓郁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生命意识”和“森林”、“原野”等文化意象为视角,对戏剧《原野》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它表现了封建势力极其伦理道德对人的生命的吞噬与戕害,展现了人类为了维护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所进行的抗争,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的思考,具有丰富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4.
苏和丽  董小玉 《职业圈》2007,(4S):227-228
文章从“长房长孙”、“孝”和“长兄如父”的文化视角对高觉新的人生悲剧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其人生悲剧产生的根源并非是其“长房长孙”的家庭地位,而是儒家“孝”和“长兄如父”的伦理观念。他的悲剧命运是五四我国家庭伦理道德转型时期的无数青年命运的典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