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文化理论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邵慧峰 《文化学刊》2011,(4):107-110
《老子》言简意赅,文约义丰,对于《老子》中所展现的广厚意蕴,长久以来人们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以今人的价值观作参照,从比较"道"与"看不见的手"入手,结合《老子》针对宏观调控和税收法律问题的主要见解,简要地分析了《老子》中蕴涵的经济法思想,并试图探寻出《老子》对于现代经济法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邵慧峰 《文化学刊》2014,(5):130-135
美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思想的法律化进程表明,大学为适应社会系统的要求而变革资源分配方式或者激励模式的一系列作为,成为制度变迁的主要推动力。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思想基础最早发端于"威斯康星理念",经过联邦和各州立法的推动,美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思想在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虽然也经历了曲折和迷茫,但最终仍然对美国科技成果法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以《拜杜法案》的出台堪称标志。考察美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思想从"威斯康星理念"到《拜杜法案》的法律化进程,可以为完善我国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国企改革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需要依靠法制的保障和促进来推进。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依法保障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是贯彻落实党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