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把哲学看成是纯理论学科,源于理论与应用二分的传统学科设定,在这一设定中,哲学几乎被简化为形而上学,这种简化忽视了形而上学的特定的应用功能,也忽视了哲学在传统知识学科的总体性地位。现代性条件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学科大联盟从学科体制上把哲学进一步“逼进”了人文学科和“冷门”学科。但就哲学的内涵及其面对现代性问题应当发挥的应有功能而言,哲学实际上应当成为具有广泛学科渗透与整合功能的综合性理论学科。本质地讲,哲学不应当只是被看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中国文明西来说”,虽已在现代理论与文化史上受到过否定,但因种种原因,近年来再度泛起。“西来说”的实质是欧洲中心主义的一元文化观,文明的起源存在一定的交互性,将中国古代文明完全溯源于外来,很容易滑入民族虚无主义。仅因中国古代文明相对晚成的文字史就将中国文明的起源归于“西来”,是缺乏文明自识与自信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人文教育怎样才能成为“做人之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人文存在的直接意义在于保持传统 ,一方面表现在保持传统的原创性 ,另一方面则是促使传统形成一种面对时代发展应有的开放性。但是 ,人文存在的根本意义则源自于人的内在的精神需求 ,有了这样一个维度 ,人才能主动适应纷攘变幻的外部世界而不致于产生精神心理上的疏离感。强调传统的根本“功用”也在这里。人文表现为对历史传统的敬畏 ,对典籍习俗的阐解 ,对日常生活的倚重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对美德的追求与热爱 ,对时代精神的弘扬。上述种种表现都要求内化为人的体道功夫 ,具体化为人的处世活动。可见 ,所谓人文即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学问…  相似文献   
4.
生活世界话语的困限与生存论的自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生活世界观念的引入无疑起到了加强实践观启蒙的作用.但也应注意到,作为一个移植过来的、且在西方学术中就不是很明确的概念,生活世界尤其是日常生活世界无论是在学术内涵还是在思想意义上,都不可能给予我们太多的理论承诺.当代哲学的理论基础必须通过展开生活世界的自我批判,从存在主义的感性个体观走向社会历史性的整体生存理解,实现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等途径,最终落实到生存论的自觉建构.  相似文献   
5.
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解释性难题及其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中轴是经济—政治系统 ,它撇开了自然生态和人的丰富交往实践活动 ,是仅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概念为基础而展开的层层递推式的理论学说 ,只适合于描述匮乏型和冲突型的社会结构 ,并解释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 ,而不适宜于描述富裕型和公民社会型的社会结构 ,也不适于解释成熟的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现代社会及其整合系统已经由传统的层级式和金字塔式的结构转变成内部系统既十分复杂、又有着高度相关性的社会系统结构 ,这是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发生解释性难题的关键。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只宜看成是总体性的潜在的历史哲学理论 ,并在这一意义上与马克思唯物史观沟通 ,而不宜直接看成是局部的和显在的社会发展理论。反省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解释性难题 ,同样也应当成为今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范式变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西方传统美学主张美来自于客体外部形式的和谐,认为美的实现是诉诸伦理学表达的。进入当代以来,西方美学的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审美容体的外在形式向审美主体的内在体验转化;二是从与伦理同一的“完善”向超功利的“自在完满”转化。这两方面的转向,显示了美学在本体论及认识论的框架内由客体转向主体,由美的本质追问转向生存意义的肯定。这是西方美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向。但是,为了防止和克服极端片面的客体消除反过来拆解了主体;或一味张扬非理性化而走向反理性主义,瓦解主体,就必须回归到马克思所确立的实践思维方式上来。通过实践活动,寻求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有效地摆脱后现代美学家们困惑不解的内在与超越的二难悖论,将自身的文化样态置于多元共生的世界文化体系之中,从而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合理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7.
展开生存哲学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必须超越流俗的生存理解,这种理解把人的生存简单看成是与一般生物无异的生命存活状态,流俗的生存理解自有其传统哲学及常识基础,同时也得到了生物学生命观念的直接支持,但却直接有悖于对于人的生活意义与价值的理解.相反,当代生存哲学视域中的生存本身就是一个属人的意义性范畴,是一个哲学反思及反省活动可以介入的"问题".从流俗的生存理解到人生存的意义性理解是人自我认识的一次巨大提升.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观与生存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项具有实质内容与深远意义的变革,可持续发展观不仅是人类社会运作模式的自主性的和整体性的变革,而且必然还包含着并要求具体体现为人类社会诸主体的生存观念的重大变革,这就是从那种根深蒂固的动物性的、重占有的、片面的生存观念(“生存1”)提升到注重生存意义与生命质量,强调人、社会、自然全面协调发展因而具有自我反思、约束及调节机制与效应的属人的 生存观念(“生存2”)。传统的唯经济发展观之所以只能从“生存1”法理解人的生存,在于其人的假设是“经济人”与“动物人”,而可持续发展之对应于“生存2”,就在于相应的人的假设是“全面发展的人”,也只有从“全面发展的人”所蕴含的“生态人”去理解,“生存1”才能得到积极的和建设性的理解。所谓“一要生存、二要发展”中的“生存”也需要从“生存2”去理解,发展只是实现生存的手段,“生存2”才是发展的目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与振兴道路所指向的目标绝不只是“生存1”,而是“生存2”。  相似文献   
9.
邹诗鹏 《文化学刊》2008,(1):186-186
我们借用心理学上的"认同"概念来阐释"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和谐。首先,社会需求的认同是一种社会认同,是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个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