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语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成分。我们知道,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表达能力最丰富、也是音乐性最强的语言之一。它对我们广播人来讲,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取之不竭的宝藏。充分的认识汉语的音乐性,不仅可以提高广播记者、编辑、主持人的认识层次和审美层次,更对我们广播文稿的写作实践有着现实的直接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履新以来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不少国家的智库和主流媒体都对此次会议高度关注。如何在此次会议的对外报道中掌握话语权,突破海外舆论的各种猜测和假象,在第一时间准确传递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的声音,议题设置是重中之重。贴近海外受众关切找准议题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期只有短短数天,但是它所涉及的议题范围却非常之广。海外受众观察此次会议的一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我国广播谈话类节目风生水起,这既是传媒对时代精神的感悟,也是受众对于广播媒体的回馈。目前全国各地电台的谈话类节目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分为新闻访谈、情感交流、文化娱乐三个方面。而情感交流由于满足了受众借助媒体进行人际交流、沟通的需要成为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形式。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广播十佳公共栏目”评比中,《轻风夜话》、“夜卒不寂寞》等四个伎话类节目入选就是一例明证。  相似文献   
5.
本期选取新华社和英国《金融时报》的两篇报道,侧重分析在对外报道中对复杂重大敏感议题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梳理研究全国两会报道,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报道创新探索国际传播的新路径。【方法】文章以2023年新华社英文客户端的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介绍专题、时间线、裸眼3D海报、动画短片等国际传播实践,提出对主流媒体使用英文客户端进行国际传播的建议。【结果】研究发现新华社英文客户端通过议题设置、话语创新,优化叙事表达,回应海外关切,推出精品力作,生动阐释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和中国成就。【结论】中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需坚持守正创新、用心用情,才能在重大时政主题“新闻大战”中领跑。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唐山抗震30周年,在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的重大主题宣传战役中,唐山经济生活广播作为专业广播频率,发挥专业频率优势,打了一场“另辟蹊径,别有洞天”的经典战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