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学教学设计》是我非常喜爱的教学刊物之一,每当一本到手后,总会迫不及待地阅读,顺便也和"上榜"的老师比比,找找自己的差距。在阅读2012年第11期花宏老师撰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后,受益匪浅,却总有个疑惑如鲠在喉,那就是第38页的这段话:在体会林冲谦卑忍让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背景资料,"不敢,不敢"似乎是这篇课文中林冲的心声:……鲁智深几次邀请林冲上梁山造反,林冲虽然心中对朝廷充满了不满,他还是说"不敢,不敢";今天,一个名声不响的洪教头,公然挑衅自己,他  相似文献   
2.
近日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2年第6期《诗,要用诗的方法去教》一文,受益匪浅。阅读时,费洁老师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思考,现引该段: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知识:桂花有四个品种: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前面三种一般在秋季开的,而四季桂一年四季都开花。这里是四季桂。这么说来,写的应该是春天夜晚的景色。以前阅读的书中,常见《鸟鸣涧》一诗的争论是对"桂花"的理解到底是"春桂"还是"月光"。如"月光"说的代表者郭锡良先生发表《〈鸟鸣涧〉里的桂花》一文,支持"桂花"是"月华";  相似文献   
3.
黎淼 《湖南教育》2015,(2):33-34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识字与写字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好地传承祖国五千年灿烂文化,让汉字在传承中更加熠熠生辉"。但老师们在这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不懂而教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某老师教学"王"字旁的案例。师:含有"王"字旁的字有哪些?生:珍、珠、玛、瑙、环、瑕、瑜、玫、瑰、玻、璃……师:这些字为什么都含"王"字旁呢?(生摇头)师:因为这些东西很珍贵,古时候只有王宫里才  相似文献   
4.
近日阅读本刊2014年第1期,《“月字旁和舟字旁”教学》一文中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不解:“月和舟做独体字时字形比较胖,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做偏旁后都变瘦了、变长了,而且都只占半格;“舟”的长横变成了提;这些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德沃夏克一共有"八首"幽默曲,都是钢琴独奏作品,但唯独幽默曲的第七首降G大调最富有感染力,这首作品的旋律、和声和节奏都用的恰当好处,特别是第一小节以十六分音符加入,三十二分休止符和三十二分音符的加入,都衬托了乐曲的、活泼,接着整首加入装饰音为这首曲子带入更多生机。  相似文献   
6.
正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中说:"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你迟早有一天不能不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平素没有受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同案例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常见的哭闹、不吃饭等,跳楼稍微少见,但不是没有。不记得是哪  相似文献   
7.
坚持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是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好方法,它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督促教师深入实际,充实教学内容,适合成人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呢? 评估内容和标准科学地确定评估内容和标准,是评估工作成败的关键。我们认为,教学质量评估内容应包括五个方面: 1.讲授内容,即教师在课堂上给学员传授的知识。对讲授内容进行评估,就是看它是否概念准确、观点正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是否围绕大纲要求,拓开知识面,体现知识的深度和广  相似文献   
8.
不在其中不流泪。偏科之苦,我很理解,因为我曾经有过,现在仍然继续着。记得读书时,对英语兴趣全无,上课努力控制自己不打瞌睡,因为我记得我是优秀生,优秀生是不能上课睡觉的,可是那种度日如年的感觉真的很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9.
黎淼 《生态文化》2001,(3):61-61
银杏,也叫白果。是落叶乔木,树干高大,分枝繁多,在植物分类系统上属于裸子植物的银杏科,享有“活化石”之美称。据说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为我国特有的珍贵经济树种。在距今一亿四千万年的远古时代,银杏类植物处于繁盛时期,属种非常多,分布极广,几乎遍及全球,单是在我国发现的银杏类的化石,就有十多个属。  相似文献   
10.
上课铃响了几分钟,我才慢吞吞朝教室走去。还没迈进门口,就见学生七嘴八舌又迫不及待地对我大声说着什么。可千万别误会,这可不是我懒惰,也不是我班同学纪律不好,而是鄙人模拟于永正老师的《外貌描写及转述通知》的教学设置的一个小情境。我正好要进行"学写通知"的教学,就跟同事许倩老师商量了这么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