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警悍然查抄了苏联驻华使馆武官处,强行逮捕了著名的共产党领袖李大钊等人。反动军阀以所查获的文件为据,残酷地绞杀了李大钊等十九名英烈。关于这一暴行密谋策划的内幕,列强驻华公使是否参与了武力查抄行动的预谋,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这组文件为廓清历史疑雾,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其中英国外交文件选自《英国外交部机要文书·中国事务》(档案缩微),美国外交文件选自《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27年卷Ⅱ。  相似文献   
2.
2004年夏天,我应邀赴拉萨,为全区干部培训班讲课.在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雪域高原,其深邃的文化吸引了我.一位朋友告诉我,要想洞察当今的西藏,<西藏的脚步>不可不读.当我踏破铁蹄寻觅到这本书时,便秉烛待旦,一口气读完.  相似文献   
3.
美国基督教新基要主义势力和政治新保守主义势力结盟,共同推动国会通过《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案》,使其成为以国家力量进行基督教全球战略扩张的工具。"邪教问题"成为指责中国"严重侵犯宗教自由"的重要口实。当代中国"邪教问题",在国际学术话语圈中,可以称为"破坏性膜拜团体"问题。目前,该项研究的盲区是,基督教类型的"破坏性膜拜团体"。根据目前国内外的局势,这类团体将会有相当多的发展空间,其中的破坏性因素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的思想界,有某些学者论证说,现代中国的种种社会问题,"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是"信仰危机",而此时能够拯救人心、维护社会秩序的最佳途径就是宗教.笔者认为,宗教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种亚文化,在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如何引导其发挥其积极作用,如何抑制其消极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当前有一种高调的"宗教道德救世说",旨在喧宾夺主,意图推崇宗教道德成为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建设的主导话语.在笔者看来,这种高调的"宗教道德救世说",大多来自西方的一神教.我们应当大声质疑这种文化传教的声音,对其中的一些错误观点毫不留情地进行批驳.在这里,主要论述以下四个观点.  相似文献   
5.
国民革命军二次兴兵北伐,战线迅速推至日本享有重大侵略权益的山东地区,并将继续向北洋中枢所在的京津地区伸展。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再次以强硬的武力政策,干预中国内战,导致与南北两大政治势力的关系同时恶化。继与北伐军发生重大冲突,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之后,它与奉系军阀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终于酿成炸死奉系首领张作霖的皇  相似文献   
6.
中州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这里成为军阀争斗最激烈的热点之一。1927年春,奉军兴兵南下,与退守河南的吴佩孚残余势力,发生剧烈冲突。战争以吴军崩溃告终。这是最后一次较具规模的北洋军阀之间的战争,它爆发在大革命的高潮之中,被探深地烫上了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7.
庙会是民间游艺繁衍发展的重要天然舞台。依托于庙会的民间游艺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其一,庙会集市的剧场杂耍摊;其二,年节庙会的民间花会;其三,郊游庙会的跑马赛车会。  相似文献   
8.
与中国传统宗教的世俗性相比,其它的世界性宗教文化具有相当强烈的神圣性。自中世纪以来,基督教的教堂与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作为举行宗教祭祀仪式的殿堂,一直具有庄严的神圣性。教堂与清真寺内禁止设摊售货与开场游艺。严肃的宗教集会不能兼容世俗性的商业性与娱乐性。神圣压制世俗。庄严肃穆的宗教仪式排斥商贸文娱的繁华喧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