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高镇五,又名维岳,河南省清丰县南关外东辛街人,一八八○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父高缨,在本县一个商店里当店员,借微薄的工资收入来贴补家庭。高镇五幼年,除跟着父亲在商店里当打杂的小伙计以外,就喜欢读书。七岁时(一八八六年)父亲正式送他到私塾读书,一直读到二十三岁(一九○二年)。在这期间他先后数次参加县考,均未得中,二十四岁时才考中了秀才,获得了县儒学生员资格。在他考中秀才的第三年(一九○五年),为了接受“新学”知识,考入大名师范。一九一一年又考入天津师范。他为了进一步探索我国教育前进的道路,大量阅读了中外教育家的著述和启迪民主思想的书籍,从而激发了他热爱教育事业并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在贯彻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89]教人字035号)和“关于开展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若干意见》([90]教人字018号)文件精神中,北京市教育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3.
4.
危险的森林火灾鲍建忠,任之森林火灾绵延不断,令人忧虑不安。在俄罗斯大地上,每年发生的森林火灾有记载的不下21多次。大火烧毁了150万公顷的林木资源,使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火灾次数频频发生和不断增多,每6─7年大约出现一次高峰,颇有规律性。1992年...  相似文献   
5.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求职在我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求职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也需要对社会自我的全面认识,更科学地寻求机遇和成熟地运用技巧。任之先生编著的《成功求职99条法则》一书,从成功求职的基本知识、简历和求职信的书写、面试技巧的把握、跳槽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给求职者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建议,以便使广大求职者能抓住机遇,避开误区,踏上成功的求职之路。本刊从本期起陆续选载书中部分章节,以飨读者,题目为——  相似文献   
6.
无话可对     
《对话》是中央电视台二套改版后推出的新节目。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对话”的解释是这样的:1.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主要是指人物的对白),《对话》显然不是这个意思;2.是指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与谈判,与(《对话》有点沾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话”是上下级之间的对话或几个持不同观点的人之间的谈话。如果没有不同的观点谈话,就不应该叫对话,而应该是“聊天”或“侃大山”。  相似文献   
7.
打开电视机,旅游节目满眼部是吃喝玩乐,记大嚼大咽,自娱自乐,可观众却乐不起来……原因很简单,因为画面上的人和事与自己无关。电视节目的三大支柱是新闻、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旅游算哪一类呢?算是娱乐节目吗?当然是不可能的,娱乐节目要有歌舞、小品,要有明星,否则拿什么来娱乐观众?旅游节目不是娱乐节目,虽然有些编导竭力想把它做成娱乐节目,但观众却很难乐起来,因为旅游这种事观众必须亲自去。  相似文献   
8.
农村职校不要冷落了“农字号”专业●李克山任之当前,农村职校的“农字号”专业有些受冷落,一方面报考“农字号”专业的生源在不断地减少,而报考财会、企管等专业的学生却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有些职校也不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去办好“农字号”专业,而是集中人力、财力、物...  相似文献   
9.
《开心辞典》自去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二套诞生之日起,媒体对它是一律的好评。“集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面向普通百姓”,溢美之辞不绝于耳。其实,在我和我周围不少人看来,与它的姐妹《幸运52》比起来,这部“词典”就像不少老板书柜里摆放的《辞海》——纯粹多余。  相似文献   
10.
这一期,我们从读者来信、来稿中选登了几篇批评编校质量差的稿子,以引起出版界的广泛注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出版部门要坚持质量第一,反对粗制滥造。要达到这一要求,首先是书的内容要好,力求使书籍有尽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但是,编校质量如何,也是检验书籍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一本错漏百出的书,尽管内容很好,也算不得一本质量高的好书。轻则,令读者反感,丢下不看;重则,以讹传讹,贻误读者。造成编校质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的一条是对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重视不够,编辑和校对缺乏政治责任感。据反映,某出版社的一本书,编校差错达二百余处,报纸上批评后,发行部门问出版社存书如何处理,答曰:继续发行,而且连个勘误表都不加。这能说是对党的事业和广大读者负责么? 在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出版工作决定的时候,我们提出这个问题与大家共勉。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端正认识,首先是出版单位的各级领导加以重视,许多差错是不难防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