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任勇胜 《今传媒》2006,(7):25-26
自20世纪90年代末,“媒介批评”开始成为传媒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媒介批评”学专著出版了多本,相关研究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以《今传媒》为代表的媒介批评刊物也相继问世。尽管与国外和港台相比,这种“热”有些姗姗来迟,但却有利于在吸取境外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的探讨。《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的编辑任勇胜先生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就媒介批评史、媒介批评与传播学等问题进行了一次对话。任勇胜(以下简称任):你主持撰写的《西方媒介批评史》和《中国媒介批评史》两本书就要出版了,我代表读者…  相似文献   
2.
简·雅各布斯,1916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早年做过记者、速记员和自由撰稿人,1952年任《建筑论坛》助理编辑。在负责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她逐渐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发生了怀疑,并由此写作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1968年移居多伦多后,她在  相似文献   
3.
当下中国出版娱乐化现象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我们的社会真的像一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已经进入了以物的消费为中心的消费社会.消费者对意义的消费和价值的消费正逐步取代对物的实用功能的消费。而倾向于追求某种时尚的、新潮的气氛和情调,那么以“把生意做成娱乐,把娱乐做成生意”为旗帜的“娱乐经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各种关于<红楼梦>的书籍频繁出版,据不完全统计,除各种形式的<红楼梦>文本外,2004年以来出版的关于<红楼梦>的图书在140种以上,单是2005年前十个月就有六十余种.这种"红楼"出版热潮在学术界和大众读者间形成了新一轮的"红楼热".2005年中央电视台10套"百家讲坛"栏目关于<红楼梦>的讲座更是由于得天时地利,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轮的"红楼热";出版界紧随这一社会风尚,大量出版关于<红楼梦>的图书,一时间出版界、图书市场、读书界和媒体热热闹闹.对这一现象如何分析,记者在市场调查的同时,采访了相关专家,以察其实.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版权输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图书作为最传统、最广泛、最普遍的文化载体和沟通桥梁,通过版权输出能让世界人民以自己熟悉的文字了解中国、理解中国.这也是中国出版业的职责与使命所在.如何在汹涌澎湃的国际资本浪潮下迎接挑战,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以形成政策与市场、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在2005年第12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期间,这一话题尤其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出版业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出版物品种急剧增加,内容全方位扩展,古今中外各种知识与思潮,通过书报这些传媒,进入并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自然也推动了近代中国文化教育、思想意识、以至新知识新思想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已经步入了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也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许多瓶颈问题有待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来加以解决。但是,科技创新又不单是少数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事,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为科技创新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这样才能形成水涨船高的社会效应。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向全社会普及科技知识,研究科学史,宣传科学家,传播科学精神,弘扬“第三种文化”——科学文化,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理解科学问题。因此,本期话题围绕转变科普观念,引导科普出版,请有关专家、学者发表看法,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