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广播媒体应该多层次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对市场进行细分,以频率专业化、个性化的"窄播",赢得电台整体性的"广播"。在细分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市场调查,找准受众对象,依据市场和受众构建节目平台,减少由于盲目带来的经营风险。近几年,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自己组团到台湾考察,学习那边市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伴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型和新闻传媒业的变革,公众对信息传播效率和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新闻从业人员作为各类信息采集、加工与发布的主体,在头顶"无冕之王"光环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职业压力。当压力长期得不到纾解,职业倦怠便不可避免。但迄今为止,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不多见,福建省对该课题的研究也很匮乏。本文主要以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为测量工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福建省新闻从业人员职业倦怠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1993年,由HCI出版的第一本《心灵鸡汤》在美国面市,立即引起巨大轰动。随后,"心灵鸡汤"一词脱颖而出,常常被用于泛指富于营养且经济实惠的精神良品,于平淡中营造着白云出岫般至纯至美的情境。从事涉台工作多年,笔者认为台湾民众的悲情意识恰恰需要心灵鸡汤来抚慰,涉台宣传工作必须考虑这一特殊心理,打造温暖营养的心灵鸡汤来暖化和感化台湾民众心中的"坚冰"。  相似文献   
4.
"飞去来器"是一种掷向远方仍然飞回抛掷者原位的弯棒形器物。"飞去来器效应"是宣传效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指由于宣传不得法或不占有真理,引起宣传对象的反感,而对宣传者产生离心离德的倾向。这一现象说明引起逆反心理的简单生硬强行灌输式的宣传总是导致自我伤害。在涉台广播中,常常因为宣传方式和内容的不得当,导致该现象的发生。本文主要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揭示"飞去来器效应"发生的原理,从而就涉台广播提出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社会"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突出,新闻行业亦无例外。身处其间的许多人大多不明原委,一些人甚至怨天尤人,或暗暗自责。与此同时,员工的"不良表现"很少作为组织管理和社会问题引起领导层的关注与重视,这一现象迄今未能得到有效干预。本文试图从新闻从业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成因入手加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指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积存,是民族最基本的象征。它既体现一定群体的生存方式,也显现人们特定的思维方式。它源于某区域人们共有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也必然体现出共同的民族文化特征。①中国有着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继承、弘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立性,对于维系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积极贡献。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就"推动两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