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杨德昌的颠峰之作,电影<一一>汇集了他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思考.现代个人隐私和传统集会仪式的结合并不能掩饰都市化过程中家的问题化.而传统父权衰落的后俄底浦斯时代,家庭的危机也是性关系的危机.每个人也都不得不面对自身欲望的僵局.但最终在生老病死的生命历程中,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2.
暴力与主体休戚相关,对暴力的真正解读乃是还原其心理的创伤维度。暴力,是在压抑中回归的本我快感,撕裂庸常的中产阶级生活;是超越认同的自我欲望,树立起固执的主体姿态;是对秩序与法的超我补充,呼唤当代集体的出场。各种暴力影像彼此错位、互指、交涉,形成一座庞大的镜城,身陷其中的破碎个体借此获得一种身份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暴力与主体休戚相关,对暴力的真正解读乃是还原其心理的创伤维度.暴力,是在压抑中回归的本我快感,撕裂庸常的中产阶级生活;是超越认同的自我欲望,树立起固执的主体姿态;是时秩序与法的超我补充,呼唤当代集体的出场.各种暴力影像彼此错位、互指、交涉,形成一座庞大的镜城,身陷其中的破碎个体借此获得一种身份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何李新 《天中学刊》2009,24(6):80-82
唐代许多男性诗人在诗歌中注入浓重的女性色彩,诗歌中的女性存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表达,尤以李白为典型.他在众多描写妇女的诗歌中,或经由时空想象把女性奉为崇高的他者,或刻画现实女性对男权的依附与僭越,种种书写策略展现出两性之间复杂的权力关系.诗人对女性形象的大量书写所掩盖的恰恰是真实女性的缺席.  相似文献   
5.
电影《独立时代》以话语为主角,不仅仅展现了历时层面上传统语录到现代对话的价值更迭,同时揭示了共时结构上主体交往意图与意义的分裂.影片在夸张的剧场风格中,使人们不得不正视现代话语的悖论。它使发言个体独立的同时,却因为价值共契的缺失令我们产生无从选择的困惑。它在主体问造成意图的误认,却也同时使人们逃脱对他者深渊的偏执幻想。  相似文献   
6.
电影《海滩的一天》呈现了选择的女性和女性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讲述了现代主体的真相。女主人公终究要打破与世界的镜像关系而努力成长。同时因为强迫性重复的选择行为而陷入无尽的焦虑。它们最终指向了主体的缺失。在镜像的虚妄和选择的误认中,主体不得不承认其内在的不可能性。同时主体也正是在这种失败中认识到成功。在想像性自恋和象征性肯定失败的地方,主体诞生了。  相似文献   
7.
杨德昌的全部影片都不同程度涉及到三个无意识母题。后俄狄浦斯时代象征权威失落,无能的父亲无力引导孩子进入现实社会。现代转型中的女性拥有自我意识的同时,日益成为危险的破坏者。她们陷身男性世界,却又不断挣脱男性欲望的捕捉。面对无能的父亲和危险的女人,少年历经坎坷而长大成人。最后包容一切的家成为杨德昌思考的终点。  相似文献   
8.
李白女性诗、咏侠诗对两性形象大量、广泛的展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性别研究的个案.女性诗中的各类女性存在暴露出一种性别规范的暴力.而咏侠诗中对侠客形象的暴力操演则构筑了普遍性的男性主体.性别与暴力的逻辑转换,有效说明了两者深层的同构.因此颠覆男/女二元逻辑的前提在于,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性别身份仅仅是一种建构性、开放性的集合.  相似文献   
9.
影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一个阿兰.巴迪欧式的事件。它大胆解构了台湾新电影群体的怀旧行为。少年的青春往事中贯穿的依然是成人世界残酷的生存逻辑。杀人暴行不过是对欲望僵局的自毁式挣脱。更重要的是,当侯孝贤们在后极权时代竭力填补过去岁月的失落和惆怅时,杨德昌已经预言经历现代化转型的台湾社会即使能够摆脱威权统治的压迫,也会很快陷入另一种资本主义的囚笼。  相似文献   
10.
作为杨德昌的颠峰之作,电影《一一》汇集了他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思考。现代个人隐私和传统集会仪式的结合并不能掩饰都市化过程中家的问题化。而传统父权衰落的后俄底浦斯时代,家庭的危机也是性关系的危机。每个人也都不得不面对自身欲望的僵局。但最终在生老病死的生命历程中,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