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2003年我们走进课改,"感恩教育"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载体的创新。它的取向性在于让师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教师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和养育之恩等等。它的功利性在于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催生行动的回报。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那么作为课改前沿的语文老师将感恩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3.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精英、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职业社会化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大学生职业社会化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职业角色的转变。笔者针对大学生职业角色转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公管类大学生在今后管理中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英国和美国教育改革策略,旨在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共同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和追求卓越,其中择校成为英美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国的教育改革把禁止择校作为改革的目的之一。禁止择校不应成为教育的目的,应把实现公平与卓越作为教育改革的宗旨和追求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育质量的维度进行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开辟教育改革策略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班规作为学校的制度之一,涉及师生的日常生活,班规不仅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民主参与的能力等,进而达到育人的效果。然而,现实中的班规往往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的管理和"规训",弱化甚至是忽视了班规的育人功能。本研究抽取广东省F市C区52所小学共307份班规为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法,发现目前班规在制定上存在缺少学生主体参与的声音、班规的教育性受限以及育人机制不健全的特点,进一步指出其在育人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6.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集语音或短信聊天、视频、图片和文字发布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手机客户端应用软件。自面世以来,这种新型社交工具和平台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从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沟通交流、信息传达和日常生活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腾讯公司于2012年又新增了一个功能模块——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推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内容,通过认证后的公众号还可以拥有更多的权限,能推送更精美的图文专题信息并且可以申请自定义菜单,实现更多的功能和服务。科技期刊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努力融合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通过创建新的运营模式、延伸品牌优势、拓展信息传播渠道、提供多样化的用户服务,寻求数字化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职业社会化研究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大学生的职业社会化是社会化中的特殊情形,基于此,通过对公管类大学生的就业预期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该专业学生职业社会化培养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何蓉  任娜 《时代教育》2013,(15):194
本文简要说明及探讨了ISAS教学法在高职药学类专业基础能力实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引入该课程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南京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蓉 《文教资料》2010,(15):39-40
高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和提高,在专业划分更具体、更狭窄的高校教育中,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实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则更多地体现在文学的功能上。本文作者通过对南京地区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以及各类高校文学课程设置的调查,了解大学生阅读的趋向.以及高校人文综合教育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