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1952年全国统一高考建制以来,高考便与户籍紧密捆绑在一起,形成今天我们熟知的高考户籍制。然而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规模流动人口所带来的随迁子女高考问题(以下简称"随迁高考问题")日益凸显,对高考户籍制形成强大的冲击,如何改革高考户籍制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议题。鉴古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提取马蔺子中的活性化合物。方法:使用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分离化合物,制备型高效液相进一步纯化化合物。结果:从马蔺子中首次分离出白藜芦醇四聚体(r-2-viniferin)和白藜芦醇二聚体(trans-ε-viniferin)。马蔺子是鸢尾科植物马蔺的种子,具有清热,利湿,止血,解毒。治黄疸,泻痢,吐血,衄血,血崩,白带,喉痹,痈肿等作用[1,2]。本文使用硅胶柱层析从马蔺子中分离出了白藜芦醇四聚体和二聚体,制备型高效液相纯化这两种化合物,结合液相质谱和核磁共振解析出其化合物的结构。之前很多研究已经发现这两种化合物存在葡萄科等植物中[3],这是首次在马蔺子中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3.
清末宪政是晚清政府尝试用改革的手段,逐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一次尝试.它是晚清政府为解除内忧外患的国内外形势被迫进行的政治体制变革.  相似文献   
4.
时下,“80后怀旧”日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文章将通过研究80后的集体怀旧,分析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中“80后怀旧”的呈现方式,解魅“80后怀旧”现象的规律和特征.文章认为,80后的怀旧,是该主体进行的对童年记忆重塑和再造的想象,是80后群体的一种身份认同;而“80后怀旧”现象,在80后童年与现实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是媒体与新技术驱动、怀旧主体与消费主义商业营销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农地内部流转制度是国家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不断得到修正、完善而产生的一项衍生制度,它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西部欠发达地区天水市和东部发达地区绍兴市的农地内部流转模式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通过对这两地区现实收益的分析,得出农地内部流转制度具有提升农业科技推广速度、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诗人。毛泽东的文艺理论思想、诗歌创作以及作为国家领导人直接参与和指导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的实践,为新中国文学的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萌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形成于40年代。在早期民主革命活动中,毛泽东一再坚持群众思想,走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7.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电大建设远程教学资源,提升远程教育品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搭建学习型社会支持服务平台所必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如何将国家、区域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电大远程教育特色相结合,在避免重复建设的前提下,快速构建电大系统的数字图书馆,使其在电大的教学、科研以及跨越时空的开放式大众化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们需要认真地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俄罗斯网络传播发展从萌芽到深化的四个阶段:指出了每一阶段发展的具体特点;通过与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相结合,探讨了这一发展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伊犁州广播电视大学在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明确试点工作实践,规范试点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教学和教学管理质量评估考核机制,以科研促教学,形成了适合本地实际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并通过各种措施和办法,使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有效机制得以不断完善和丰富.  相似文献   
10.
侯微 《今传媒》2016,(4):49-51
本文是对网络媒体中芙蓉姐姐形象进行分析,追溯了2005~2015十年间大众媒介与芙蓉姐姐共同演绎的历史.文章选取芙蓉姐姐成名史的三大焦点时刻:走红、转型和征婚,分析了每个焦点时刻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的立场与倾向、芙蓉姐姐通过自媒体进行自我呈现的方式与特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网络媒体与自媒体的互动调整、芙蓉姐姐与网民的权力转换,以及芙蓉形象的建构与重构;最后透过一个经典红人的沉浮,反思了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第二个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