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侯秀然 《编辑之友》2015,(6):100-104
20世纪20年代起,赴俄取经的中国人前仆后继,络绎不绝.他们在苏俄实地考察后,撰写了有关苏俄社会各个方面最新动态的报道.这些报道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传播文本,塑造了苏俄形象,成为中国人认识苏俄、了解苏俄的重要媒介,同时也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物对于苏俄的不同评价和情感态度,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对于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其中所反映出的编辑思想,对于今天的编辑也有一定的指导功能.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学的“外传”和“输出”常常伴随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400余年来,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路始终步履维艰.本文简要梳理自16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海外译介的历史发展轨迹,力图摆脱单纯解析纯文学因子所导致的肤浅和误解,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下,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获得历史的一些智慧和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