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学术理论刊物的编辑要有这样一种认知,即学术理论刊物也要讲可读性.这种可读性体现在:一是有传播价值,有传播价值才能够最大范围地实现学术理论刊物的办刊宗旨;二是具有平和的姿态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此,作为学术理论刊物的编辑,第一,要树立办刊是为了传播的理念,让刊物充分满足传播的功能;第二,要用一点市场精神来办刊;第三,要看重文章内容,也要看重表达形式,文章内容与形式并重,要有复兴清新流畅文字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教师之友:现在谈到教育改革,有一种观点认为:就是要让教育回到“文革“前17年的路子上,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何家栋:我不这样认为.改革开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教育界一直以17年“红线“自居,其他领域的改革风起云涌,教育界“我自岿然不动“.   ……  相似文献   
3.
教师之友: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但关于高考的各种话题仍是"正在进行时",特别是对于高考制度本身的讨论更加深入、理性了.我知道您对此也是很有想法的.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您的视角,您关注的层面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4.
●政府以往强调教育,但只是片面地强调了教育的功利性,忽视了教育的平等功能,以至如今出现了严重的教育不公的问题。●教育制度的不公,史出表现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城市倾向”、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以及教育财政投资向“高等教育倾斜”。●要制订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健使教师流动起来。  相似文献   
5.
6.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有一句名言,再穷不能穷教育,表达了发展教育的一种强烈的信念。如今改革开发已经过去20多年了,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教育发展的状况令人担忧。你对教育发展的现状如何看?  相似文献   
7.
教师之友: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但关于高考的各种话题仍是“正在进行时“,特别是对于高考制度本身的讨论更加深入、理性了.我知道您对此也是很有想法的.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您的视角,您关注的层面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被“中国的保尔”吴运铎的故事感动过的何止几百万人,但很少有人知道《把一切献给党》的执笔者是谁,看过电影《革命家庭》的观众数以千万计,但人们也不知道据以改编的陶承回忆录《我的一家》的执笔者是谁。他,就是何家栋先生。何先生离休前曾主持中国工人出版社,创办过《人才》等杂志,还担任过《经济学周报》总编辑。现在虽然年近八旬,但还在为中国改革进行着不倦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我在北大上课,每年都要讲鲁迅,每年我都感到会遇到一些障碍,有的学生对鲁迅作品表现得很厌烦。调查后我发现是中学的语文教育出了问题。中学教材所能给予学生的,不能让他们接受。中学语文教育提供的鲁迅形象是僵化的。我想,应该在中学就把鲁迅的形象扭过来。●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现在是理想和信念丧失的时代。我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心出了问题。解决民族精神的问题,要从孩子抓起。一个知识分子,一定要坚守自己的理想,还要把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变成可以操作的行动,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事情。我觉得关注语文教育就是这样的一件事。●任何改革都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应该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恰恰在这个方面不行,很多改革仓促上阵,容易形成长官意志,或者脑筋热了就拍板。教育改革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到几代人,稍不谨慎就会出大问题。研究要跟上,才能进行科学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有关键的几点,一个是教材,还有一个就是评价体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梁小民:著名经济学家,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并任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邀监察员.著有多本普及型大众经济学读物:<微观经济学纵横谈><宏观经济学纵横谈><经济学是什么>及译著<经济学原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