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中国和琉球贸易初论(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清代中国对琉球来华进贡贸易的税收情况1、进贡贸易船只免税过程清代初期,中国对外国贡船进出口所带货物是征税的。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康熙“七年(1668年)定,外国贡船所带货物,停其收税。……又定,贡船回国带去货物,免其收税”。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又谕令“闽地海外贸易商船及进贡船只,一概收税”。据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十四日《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为琉球国要求接回进贡官员事题本》中说:“[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准琉球国中]山王尚咨开:照得康熙二十[三年]乃属国  相似文献   
2.
九五金秋十月,迎来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七十周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百忙中欣然命笔致贺,江泽民题词:“历史真迹,东方瑰宝”;李鹏题词:“石室金匮,源远流长”;乔石题词:“金龙柱下寻轨迹,石室灯前著华章”;李瑞环题词:“精心保管,合理利用”。这些题词起点高瞻,言赅意深,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明清档案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为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七十周年而举办的第二届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10月上旬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荟萃中外专家学者100多位,收到学术论文105篇,从各个侧面对明清档案工作和明清历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实为一次国际性的具有相当水准的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3.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朝政府遣翰林院侍讲全魁为正使、翰林院编修周煌为副使。册封琉球国中山王尚穆。六月初十日,册使船及护送之船放洋长行,于十四日到达琉球姑米山洋面,因风势转为东北,不得已下碇等候顺风。至二十四日夜,突然台飓大作。护送之二号船被风飘回,另换船只,再次整装放洋赴琉。册使所坐头号船,碇索顿断,船身触礁破损。  相似文献   
4.
清代中国和琉球的贸易,有多种形式。除了进贡贸易之外,两国在长期互救飘风难船活动中的贸易往来,即是其重要形式之一。本文拟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清代历史档案及有关资料,通过中琉两国互救飘风难船活动中的贸易活动,对清代中琉两国的贸易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 中琉两国互救飘风难船的历史回顾 琉球王国位于日本九州岛和我国台湾岛之间,由大小三十六个岛屿组成,俗称琉球群岛。其面积约4600平方公里,与我国大陆浙江、福建两省隔海遥遥相望。琉球王国四周环海,国内各岛屿之间及与外国的往来,无不借助于舟船。可以说,离开舟船,琉球与国内外的交往就寸步难行。我国是航海古国,利用海道的历史悠久。国内南北之间,特别是沿海地区,海道是重要的交通渠道。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在现代航空事业诞生以前,除陆路外,海路是极其重要的交通渠道。而与日本、琉球及东南亚各国的交往,海道则是必由之路。 琉球群岛及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每年夏季,由于受来自太平洋热带暖流的控制,盛行东南风,5至10月份,经常发生台风,7至9月,台风尤为频繁。每当台风到来时,均伴随着狂风暴雨,沿海岸则有高潮巨浪。而冬季,又受来自西伯利亚高压寒流的影响,西北风常起。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琉球国的历史关系,源远流长。据史籍记载,始于中国隋朝大业元年(605)隋炀帝派朱宽等出使琉球。此后数百年间,双方续有来往,因史籍记述无多,详情不得而知。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使入贡,从此,约500多年的明清两代,中琉之间的友好交往日益密切。随着中琉友好关系的发展,中琉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有关中琉关系的档案及资料,对清代中国和琉球之间的贸易往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1853年秋,太平天国在安徽、江西二省普遍实行了“照旧交粮纳税”政策。围绕着这个问题,史学界议论颇多,论说不一。本文拟在概述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前后经济政策变化的基础上,对有关“照旧交粮纳税”政策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正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7.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于4月14日至25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了“档案文献编纂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通过对档案馆文献编纂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进行研讨和交流,进一步丰富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理论,推动档案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开展,提高档案文献编纂的质量和档案文献编纂人员的素质。会议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扬州市档案局和档案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结束,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 第二届“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经过两天紧张而热烈的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现在已快结束了,请允许我代表会议学术组对此次讨论会作简要总结。 首先,我对所有与会专家、学者能够光临此次学术讨论会,表示衷心感谢! 我的发言共分两个部分,一是此次学术讨论会的概况;二是此次学术讨论会的几个特点。 现在我先讲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陕西省档案局、馆及学会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于1987年5月12日至17日在西安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36人,其中学术委员14人,特邀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以及一些省市档案馆从事编研工作的代表19人列席会议.这是从事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人员第一次进行全国性的学术交流.会议发言热烈,充满学术气氛,开得比较成功.会议的内容有:1.总结和研究学术委员会的工作,通过了主任委员朱金甫的工作报告,研究了1988年的工作计划;2.对建国以来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之得失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3.对《档案史料书刊内容提要》一书已经写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中叶发生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曾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影响极为深远。有关太平天国的政权建设,是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此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出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也仍存在着不少分歧。如关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就有“封建政权”、“农民政权”“封建的农民政权”以及革命性与封建性并存的“两重性政权”等诸种说法。有的认为“农民政权”说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不相符的。有的则依据列宁关于历史上曾出现过短暂的“劳动者政权”的论断,认定太平天国政权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