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莫过于盘古、伏羲、女娲、盘瓠、葫芦以及洪水、射日、化身、开辟等类型了。而这些神话,几乎都与南方少数民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都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以活形态流传。这反映了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以及中华各民族历史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同时,这些流传的活形态比汉文典籍的  相似文献   
2.
南方民族先民树立的体现自己愿望的神灵形象,不仅寄托着人们支配自然的愿望,也担负着社会的责任,担负着对内凝聚族群意志,对外确立族群地位的功能。因而,人们所创造的关于这些神灵的神话,不仅叙述了他们如何开天辟地,如何战胜灾害性天气,如何确立族类在大自然中的地莅,也叙述了他们对族群社会结构,对族群成员行为的规范,以及如何确立自己族群在各族群之间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中,以《司岗里》为代表的佤族神话形态富于典型性,为我们探求神话存活的文化氛围、审视较早时期神话的演述形态、描述神话功能等,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刘亚虎 《文化遗产》2010,(3):67-72,158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风情、信仰、历史等各种文化形态蕴藏丰富,潜力巨大,其中许多形态经过挖掘、打造,完全可以形成一种品牌,对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及品位具有深刻的意义,继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创世神话有三种典型型式:原初形态气态或忽略,气态运动,创世者出,先分开,后整治天地;原初形态水态或气态水态,气态或水态运动,创世者出,取土造地,捉兽负地;原初形态气态或水态或忽略,气态或水态运动,创世者出,以动物或自身躯体化生天地万物。较早进入农耕时期的中华各民族先民创造创世神话的深层心理动机,即塑造一个凝聚族类支配自然、立足社会的理想和愿望的形象,依靠他们来影响气象,驾驭自然,因而这一类形象大多带有农耕时期族群首领的品性,或者说直接身份就是族类的始祖。中华民族创世神话从叙事上开启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观念,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美好品格、奋斗精神。关于他们创世的叙事彰显了民族的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展示了超越意识、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6.
刘亚虎 《天中学刊》2012,27(6):115-117
应劭在《风俗通义》里最早记录了长沙武陵蛮族源神话——盘瓠神话。这则神话反映了中国古代族群以某种神奇的动物形象为祖先并以各种方式认同的现象,比18世纪末英国人约翰·朗格记录印第安人"图腾崇拜"现象早了约1600年。《风俗通义》所记录的九隆神话也具有珍贵的价值,它曾先后成为南诏、大理王室的开国神话。  相似文献   
7.
刘亚虎 《寻根》2006,(5):28-31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形态史诗。在北方,蒙古、藏、柯尔克孜等民族的先是,多以草原游牧为生,草场与畜群的争夺、部落之间的争斗与战争连绵不断,使得他们的史诗多为歌颂征战英雄的英雄史诗。而在南方,彝、纳西、暗尼、傣、拉祜、阿昌、苗、壮、瑶等民族的先民。多居于高山深各或群山环抱、密林环绕的丘陵平坝地区,  相似文献   
8.
以20世纪50年代的形态为基准,少数民族神话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不少民族的神话处于活的形态,它们不仅仅是以口头的形式流传,而且还与民族的各种社会组织、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以及各种祭仪、巫术、禁忌等结合在一起,成为这一切存在和进行的权威性叙述;其次,不少民族的神话经过祭司和歌手的整理,已经系统化、经籍化、史诗化,有较强的叙事性;第三,由于地域等的差异,同一民族的同类神话有不同的流传形态,它们可能映现了这类神话发生发展的脉络,等等。这些都为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通过黔东南苗族在祭祀、丧葬、走客等演唱场合以及对苗族神话古歌内容的分析,展示了黔东南苗族神话古歌相对于其他民族神话所具有的特点和独特价值,它是南方民族神话的典型形态.  相似文献   
10.
刘亚虎 《文化遗产》2008,(1):104-112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数千年上万年以前的崖画、殉葬装饰品和死亡仪式的遗留,透露出点点滴滴的神话意识,以另一种形式更为真确地展示了神话起源时的原初形态;南方民族流传着许多神话的活形态,其中蕴涵先民不少创造神话的深层心理动机、思维形式、表述方法等;南方民族还遗留下许多较早时期经济状况、社会形态的残余形式,它们给人们提供了认识神话产生时代背景的"活化石"。在此基础上,也许可以粗略地描述一下南方民族神话萌生发展的轨迹。本文着重探讨这一过程中作为创作主体的南方民族先民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