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已经深人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逐步改变着未来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纵观其成长历程,它是沿着新闻资讯的网上发布、娱乐游戏的产业化、实用资讯的逐步充实这一轨迹高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高校食品文化艺术活动是由高校结合食品专业特色,运用时尚、艺术、情感元素,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设计的文化艺术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食品文化实践活动。本文阐述了食品文化艺术活动的育人特色,分析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出台后,作为黑龙江省国培项目承办院校——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创新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启动了"国培计划(2013)"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送培下乡"培训项目。本文借送培下乡望奎现场纪实的方式,展现这种接地气的培训形式取得的良好效果,梳理出这种培训模式的几大核心要素:教师需求为主体,助推成长为动力,交流反思为方式,典型问题为突破。  相似文献   
4.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提高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激发学习主动性、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社会化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存在流于形式、学生参与面较低、针对性不高等诸多问题,妨碍了活动的开展。笔者结合农林类院校实际及自身带队参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实例,对当前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又是想家的时候……(又:表示经常。为什么经常想家?悬念陡生。开头一句,定下了忆父的感情基调:强烈、深沉)一推开窗,细雨随风飘来,连结了我与父亲的世界。(雨天,容易勾起思念。思念也如雨丝绵绵?)小学的童年,在山村那所破烂的房子中度过。那时的我,只把 aoe 背过没完,数学却是一片空白,什么加减乘除全然不知,也一概不管。还好,能让父亲高兴的——也仅仅是语文老师在  相似文献   
6.
基于金融科技的时代背景,本文概述了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总结了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行业实际需求和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建议。本文认为,提升课程的与时俱进性和实践性特征、加大双师型队伍建设、促进金融学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提升当前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数据信息日益重要的今天,构建完善的数据保护系统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行业对数据安全性以及业务连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上常用的数据复制、备份、恢复等数据保护技术逐渐难以保证灵活的目标恢复点及较快的目标恢复时间.持续数据保护(CDP,有的文献也称为“连续数据保护技术”)技术的产生解决了这一难题.CDP保存所有的数据改变操作,能够将数据恢复到丢失前的任意历史状态.作为数据保护的一种高级形式,CDP技术已经成为存储行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对提升农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宏观大学生就业严峻的形势下,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受关注。从根本上提升农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使农科毕业生顺利就业,既是市场经济对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阐述了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以及提升农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基本内容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峻峰 《教育探索》2008,(9):116-11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把握好三个“注重”: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性。必须努力构筑好五个“平台”:舆论教育平台;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育平台;校园文化教育平台;长效保障平台。  相似文献   
10.
试论如何提升农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校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农科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多的困难。如何提升农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使他们顺利就业,是农业院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提升农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