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等学校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质量标准应用的误区,我们应该明确高等学校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质量生成,重要的是端正高等学校质量管理的理念,形成质量生成意识,促进质量管理中的质量主体互动。  相似文献   
2.
<正>自觉就是指教师要提高在道德实践中的理性意识,其行为应当是自觉的,而不是盲目和自发的。所谓自觉,就是教师要认识到所从事职业的意义与价值,知道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自己的学生。有人说,教师的职业要求有一种"蜡烛"的精神,那是一种为人类总体生命延续而忘我的精神,一种为了孩子们不怕困难勇于献身的精神,一种舍小家顾大  相似文献   
3.
大学自由学术和学术自由的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理论原理的哲学知识就是自由学术;康德则认为应该在大学中给本身就是目的的"哲学部"以充分的学术自由。其实践意义在于形成西方大学重视理论知识的理性文化,奠定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以此意义反思中国的大学教育,我们的大学存在文化短板与制度缺陷,既不重视理论知识的价值,也没有良好的学术自由制度保障,需要进行文化变革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美国课程哲学流派众多,但各流派之间并非混乱无序,而是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系统性、交互性、规律性。结合"阻尼振动"模型分析了各课程流派间关系及发展轨迹,以便我们从另一角度来阐释美国20世纪的各课程哲学流派。  相似文献   
5.
教师形上的智慧何以可能?从直觉的三种形态来看:理智直觉的对象性现认在并不直接拥有形上之道本体的情形下强行认知教育终极本体,教师的形上之知便在这矛盾中产生;生存直觉作为理智直觉的辩证过程。使对象化的自我回归本真的自我,教师的生命成长由此可达和谐;审美直觉则以艺术的心态将教育的终极理念作象征性理解,教师们在教育终级理念的昭示中体验着自我生命的绵延之流,教师形上的智慧在这种生命的历练申衍生出来。  相似文献   
6.
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关注学习过程之条件与连续性,它需要内外的绿色环境的保障,不能以学校的学习牺牲学校后的学习为代价。学习本身的精神、过程与方法变得更为重要,它的目的是要促进个体身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直观性教学原则作为教学的经典性原则一直在夸美纽斯阐释的意义上加以使用,它建立在感知直观的基础上。随着现代哲学与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理智直观的价值和意义,胡塞尔的"本质直观",李泽厚的"自由直观",完形心理学所论证的"格式塔",为"理智直观"的研究奠定了哲学和心理学基础。由此,现代直观性教学原则亟待扩展其意义,即培养学生的理智直观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养成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整体的感悟能力与自由人格德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中“具体的人”——现象学的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抽象的人”是概念中的人,而“具体的人”是生活中、活动中的人,传统教育学仅仅把人当作概念对象来把握,因而是抽象的;教育现象学把人理解为生活世界中的感性存在,因而是具体的。关注“具体的人”即关注具体人的生存、生活与生命;研究“具体的人”强调指向教育生活体验,解释教育生活“文本”,面对教育事实写作。构建以“具体的人”为基础的教育学意在追求教育实践智慧,重视教育生活体验,珍视师生生命创造。  相似文献   
9.
在边疆多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过程中,客观存在着普适化和特色化两大语境。在普适化语境中,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判断采用普遍性、形式化的标准;而在特色化语境中,高等教育价值往往选取特殊性、个性化标准。对不同语境的反思有助于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作出理性抉择。  相似文献   
10.
意志是主观心理状态,意志行动则是主观见诸于实际的行动,教师教学中的意志行动是由意志支配的指向当下教学活动的行动。由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意志与意志行动处于矛盾的状态,教师的意志行动十分艰难。化解艰难的策略为超越、当下、身体以及和谐,它体现了教师意志行动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