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现场性、现场感、现场气氛是三个有因果联系但含意有别的新闻摄影概念。近读一些摄影文章,发现这几个概念常常被等同使用,似乎现场性就是现场感就是现场气氛,令人产生似是而非的含混感觉。鉴于这三个概念在指导新闻摄影实践中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笔者以为很有阐释清楚之必要。现场性是对拍摄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拍摄者必须深入生活亲临现场,在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按自然环境、生活原貌进行拍摄。现场感和现场气氛是对作品而言的。其中现场感是强调新闻照片在纪录一件事物本身时,还应同时纪录事物赖以存在的生活态,从而给人  相似文献   
2.
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公平理论,是侧重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的合理性、公平性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更大。根据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论”,工资报酬属保健因素,只有通过比较,注意到自己所得报酬与同伴之间的相对值时才与自尊相联系。而教师职务评审属激励因素,直接联系到工作成就、学术水平是否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保健因素的改善只能使人们的不满意程度减弱,只有靠激励因素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每位教师不但会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所规定的各级教师职责和任职条件比较,还会把自己的工作成就、学术水平与他人的工作成就、学术水平进行比较,若  相似文献   
3.
1981年,我国新闻摄影界提出了新闻照片“新、真、活、情、意”的五字标准,对指导我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纵观这些年大大小小报刊上发表的新闻照片和众多新闻影赛的获奖作品,有崇尚“情”、“意”已成风气的倾向,这是于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不利的。为何我们的假新闻照片就总是屡禁而不止呢?笔者以为,除少数为个人功利所趋有意造假外,盲目追求“情”、“意”的“高标准”,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是一个重要原因。有感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新闻摄影中的“情”和“意”进行一番探讨。 新闻摄影无需融“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