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本文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公务员形象建设具体情况,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务员形象建设中的必要性.运用拉斯维尔5W模式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在建设公务员形象中的现状.最后从形象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系统的角度,得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公务员形象的途径,具体包括:以人为本,加强公务员服务能力建设、教育和管理相结合,注意实际成效和培养公务员的公关意识.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然盛行,微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表达思想、情感及人际沟通的常态化渠道。在微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呈现多元化、矛盾化共存的特点,这给高校思政工作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此,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借助微媒体平台和大学生进行话语的有效对接以及情感交流,重构微时代下思政工作者的话语体系,由被动走向主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从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寝室是实践育人的重要阵地,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对于文明寝室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首先要加强组织和制度保障,成立各级管理梯队,建立“党员示范寝室”准则模型图。其次实行“传帮带”联系制度,指点新生迷津,帮扶落后寝室,培养发展对象,实行特色管理。最后要常抓考核和监督,建立长效机制。总之,要让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在公寓党组织、党小组和寝室中起到认知、情感、行为上的模范作用,实现三横三纵三示范,使寝室真正成为实践育人的第三课堂。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面临着新的形势,也具有新的特点。从微时代的背景出发,基于国家与个体关系理论,分别选取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与郭明义个人微博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为研究样本,从微博粉丝数量、微博热点内容及关注度(评论数、转发数、点赞数)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官方与民间舆论场互构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更为主动、传播内容由内省到外化、传播主体由自塑到他塑。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传媒院校中的工科学生是相对特殊的群体,针对这一群体的特点,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进行实证调研,对这一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进行了深度扫描。通过SPSS交叉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构建这一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具体而言,即发挥专业教师的引导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志愿活动的辐射力和扩大意见领袖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