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凡对新闻写作略懂一二者皆知,消息的写作,主要采用叙述手法。但这并不排除在适当的场合也可运用白描。运用白描手法撰写的消息导语叫描写式导语。那么,有人会问,以叙事为主的消息为什么在适当场合也可采用白描手法呢?笔者以为,这大概基于三点:一是消息的段落需要简短,而白描手法数笔即可勾画出一个场面,一个人物;二是消息的文字以朴素为宜,而白描往往是淡淡一抹;三则消息的内容要求绝对真实,而白描的作用如同一面  相似文献   
2.
用好引语,是写活消息的重要手法之一。直接引语,可使读者产生积极的心里暗示:“这里说的都是真的”,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和如见其人的感觉。引语增强消息报道的可信度。《市长吴官正“微服”私访备尝旅客之苦》是一篇获全国好新闻奖的消息。这篇消息除内容好外,写作上的一大特色,就是用活引语。下面让我们来一起阅读分析这篇消息。本报讯吴官正市长昨日清晨“微服”出访武汉港十五码头,尝到了劣质服务苦头后说:“武汉的服务工作没有抓好,市长挨骂活该!”15日晚,两位外地同志找到吴市长家里反映:“武汉市有些旅社、码头的服务态度太差了!”昨晨5点多,吴市长起床,披一件大衣,徒步半小时来到武汉港十五码头。6点刚过,一  相似文献   
3.
“批评报道难”、“舆论监督难”,眼下时常可以听到新闻工作者发出如此的叹息。对于靠企业生存的企业报,要开展批评报道,搞点舆论监督更是难上加难。然而,企业报只有敢于对企业中的不正之风给予抨击。对企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批评,替职工群众说真话,办实事,才能得到广大职工的支持和信任。那么,企业报如何开展批评报道?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首先,企业报要开展批评报道、进行舆论监督,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承担风险和压力。 卫995年.《钼城报》针对企业管理混乱,废旧钢铁、设备被屡屡盗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用好引语,是写活消息的重要手法之一。因为平铺直叙,会使读者处于被动消极地位。而引语的使用,可使读者在心里自语:“这里说的都是真的”,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增强消息报道的真实感。《市长吴官正“微服”私访备尝旅客之苦》是一篇获全国好新闻奖的消息。除内容好外,写作上的一大特色,就是用活引语。下面让我们一起读分析这条消息。本报讯 吴官正市长昨日清晨“微服”出访武汉港十五码头,尝到了劣质服务的苦头后说:“武汉的服务工作没有抓好,市长挨骂活该!”  相似文献   
5.
展开一些企业报的新闻版。随意创览一条条消息.“近年来”、“上半年”、“最近”等现代新闻报道中最忌讳的不确切词语频频进入视线。这不仅大大削弱了新闻的宣传效果.而已使读者尤如吃了隔夜的馒饭.产生一种陈旧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消息写作中在运用时间要素上违背了“最近点”原理所致。所谓“最近点”.即新闻事件发生的最新时间。有的事件虽然时间不太新.但作者可以去找“新闻由头”,巧妙地引出最新时间。从一些企业报目前刊登的消息来看,违背“最近点”原理的突出表现为:用一段而不是用具体时间表示何时要素。例一: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搞新闻的人都知道,消息写作在处理时间要素时应遵循“最近点”原理。“最近点”即消息所选择的时间要素,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时间最近的。 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消息中的时间要素违背“最近点”原理,则是旧闻,而不是新闻、那么,怎样应用“最近点”原理处理时间要素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 跟踪新闻事件的发展。 一般来说,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就是“最近点”。记者要竭力捕捉这个无需重新寻找的“最近点”,快采快写快发稿,在消息导语中写下“今天”和“昨天”。对于那些不断出现新情况的爆炸性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7.
每天,当你打开报纸浏览一条条消息时.不难发现:以概括式导语起文的颇多,尤其是非事件性新闻,十有八九采用这类写法。 那么,概括式导语有哪些特点与不足?怎样写出既概述新闻要旨,又吸引读者的概括式导语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点滴体会。 一、优劣两面观 概括式导语的特点是在消息第一段把全篇的精华告诉读者。也就是说,它为读者提供全篇消息的梗概。如果一则新闻只涉及一个主题,概括式导语正好起到提示全文要点的作用;而当新闻中有若于同等重要内容时,概括式导语最大优点是可以在第一段同时突出几个要点,而不必只强调其中一…  相似文献   
8.
消息主体,顾名思义,就是消息的躯干部分。若将一则消息的导语比作人的面目,那主体就是它的身体;若将导语比作人的骨骼或外部轮廓,那主体就是它的筋肉或内脏。有了身体四肢,可使一个人表现得完美;有了筋肉和内脏,则更加充实和富有灵魂。可见,主体在一则消息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认为,在新闻报道实践中,要写好消息主体,除应遵循基本写作要求外,应力求克服五大毛病。即:重复导语、离题千里、空洞无物、逻辑紊乱和事实罗列。一、忌重复导语在许多消息中,人们往往把最重要的事实写入导语,而主体又肩负着对导语中的主要事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