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2.
记者在苏北调查中,适逢江苏省在连云港市召开全省南北挂钩经验交流会。在会上,淮阴市沭阳县胡集电缆厂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 沭阳县胡集乡是江苏省扶贫重点乡镇之一。该乡电缆厂自1985年建立以来,生产经营很不景气。在92年江苏省实施“南北挂钩”战略措施后,由苏南武进县到沭阳县挂职的干部牵线搭桥,92年8月,胡集电缆厂由武进邮电电缆厂承包经营。武进方面派出了包括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和营销人员在内的工作小组,到胡集乡对电缆厂进行了全面检测、  相似文献   
3.
苏南乡镇企业作为我国乡镇企业的“领头雁”,在当前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遇到严重挑战的历史时期,知难而上、奋勇拼搏、挑战变机遇、压力变动力,不断提高竞争力、抢占制高点的可贵精神和新鲜经验,值得我国乡镇企业乃至国有大中型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4.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这是八 十年代初流传的一句口号。多年来,这一口号在许多人看来,似乎农业只能解决温饱和稳定,不能解决富裕的问题。最近,记者在江苏省大丰县调查,这里的实践向人们表明:农业不仅是基础产业,也是致富产业。大丰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把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一位资深记者在谈体会时说:“调查研究,不仅是记者搞好新闻写作的重要前提,也是记者成长、成熟和成才的重要途径。”这番话,是我们党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经验总结;也是启迪新一代新闻工作者成才的至理名言。我到新华社当记者已有二十个年头,特别偏爱专题调研,与之结下不解之缘。究其个中滋味,有失败的苦涩,更有成功的甘甜。  相似文献   
6.
新挑战 新态势 最近,记者在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对苏南乡镇企业再次进行调查,大量的事实表明,进入九十年代,在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换时期,植根于我国乡镇企业发祥地的苏南乡镇企业已经进入了第二次创业的新阶段,登上了新高度,正朝着现代化、国际化方向迈着坚定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8.
去年四五月间和今年五月,我对山东省税收工作作了两次专题调查。不仅写的10余篇稿子绝大多数被新华社评为好稿,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和奖励,更主要的是对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这些基本概念有了深刻的体会,尝到了深入的甜头。新闻报道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主要情况,重要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报道。最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对税收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有较深的认识,自己作为财贸记者也努力想搞好税收方面的宣传报道,力图写出  相似文献   
9.
今年,新华社党组提出“抓作风,改文风”的工作部署,这的确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事关新华社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的战略之举。作为新华社的从业人员,我们必须从新华社是党的、国家的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是为人民服务的高度去认识这一举措的重大现实意义,全身心地去艰苦实践。  相似文献   
10.
今年,新华社党组提出“抓作风,改文风”的工作部署。这的确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事关新闻工作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的战略之举。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它既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的体现,也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工作方法,更是我们贯彻落实“抓作风,改文风”指示的着力点。 有人曾对一段时期出现的稿件错误作调查分析认为,事实错误多出于五种情况:一是记者只根据第二手材料来写稿子,对第二手材料又不进行严格的核实;二是记者在采访中偏听偏信,没有听取各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