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组织具体的宣传报道中,怎样使报纸更好地成为密切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使党的声音与人民群众的声音处处合拍,心心相印? 首先,我们台州日报比较重视群众工作,专门建立了群众工作部,认真处理读者来信,热情接待读者来访。三年多来,收到过7000多封读者来信,接待了900多人次的读者来访。对于来信来访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并从报纸总的宣传意图考虑,选择那些带有普遍性的或比较典型的问题,经过调查核实,在报上公开刊登,有的还组织连续报道,以期引起社会舆论的重视,既教育大家,又促使问题的解决。 1985年初,许多读者来信反映集市日公路交通严重阻塞,要求报纸过问。这个问题在台州地区带有普遍性,不少集镇在公路上做市,集市时汽车通不过,往往要受阻几个小时,车上旅客怨声载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刊出读者来信后,在报上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2.
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必须面向读者,靠近读者。这本是常识性问题,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较长时期中,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这个常识性问题却被忽略了。“十年内乱”期间,报纸被单纯当作“阶级斗争工具”,不断地鼓吹“天天斗,月月斗,年年斗”,而根本不管读者是否愿看,结果是报纸与读者的距离愈来愈远。近年新闻改革的实践,使这个常识性问题重新提了出来,并成为新闻改革的探讨课题之一。在这里,我想联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