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某地区修了几座地下过街通道,竣工之后,某电视台记者到该地进行实地采访。记者将骑自行车的小伙子拦住,把话筒伸向他的面前问:“这里修了地下通道,你感觉怎么样?”小伙子回答:“感觉很好。”继而记者又将一辆汽车拦住,把话筒伸到汽车驾驶室内一位中年司机的嘴边:“修了地下通道,你有什么感觉?”司机开始尚未反应过来,想了片刻才回答道:“感觉……心情很舒畅”。不知别的观众有什么“感觉”,反正本人看到如此滑稽的采访镜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这个地区修地下通道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解决交通秩序混乱的问题,让行人在地下安全通过,车辆在地上顺利通行。可见在这里修地下通道,目的明确、作用清楚,不然何以在此大兴土木、紧张施工?  相似文献   
2.
本刊第8期刊登了赵洪涛先生《新闻是不是贬值了》一文,对本人刊发在本刊第6期上的《新闻的贬值》提出了不同意见。愚以为,对于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没有定论得不出结论,也可以启迪思想,开阔思路,有助于我们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3.
ABCD何许人?     
众所周知,新闻中的五个“W”钉是钉、铆是铆,含糊不得。尤其是地点和人物这两个要素,决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更不能张冠李戴、偷梁换柱。然而有的作者和通讯员,就是用这种含混不清的字母来替代新闻中的地点和人物,比如:在 A 省 B 县 C 村,有个 D 丈夫E 妻子和 G 第三者……  相似文献   
4.
今年夏季,撞车、沉船、瓦斯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事故发生了,记者在报道时应实事求是,不应渲染,也不应掩盖,更不应在事故报道中玩弄文字游戏,否则不利于吸取教训,不利于改进工作。在事故报道中有以下三种不得体之处。其一,关于“领导重视”。有的记者在写报道时,总喜欢用一种老套子,不管什么内容,总是写“领导重视、措施有力”等等。在事故报道中,有的记者也忘不了“领导重视”一词。诸如领导亲临现场,领导连夜赶到,领导亲自部署云云。在自己领导的辖区内发生了重大事故,死了那么多人,是当地领导管理上的失职和失察行为,应…  相似文献   
5.
史占旗 《传媒》2002,(2):25
今年夏季,撞车、沉船、瓦斯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事故发生了,记者在报道时应实事求是,不应渲染,也不应掩盖,更不应在事故报道中玩弄文字游戏,否则不利于吸取教训,不利于改进工作。在事故报道中有以下三种不得体之处。 其一,关于“领导重视”。有的记者在写报道时,总喜欢用一种老套子,不管什么内容,总是写“领导重视、措施有力”等等。在事故报道中,有的记者也忘不了“领导重视”一词。诸如领导亲临现场,领导连夜赶到,领导亲自部署云云。 在自己领导的辖区内发生了重  相似文献   
6.
报纸报道要抓典型,典型分为先进典型和落后典型,也叫好典型和坏典型。报道好典型,被报道单位和个人大概没有什么意见,因为赞歌谁都爱听。然而要披露坏典型,情况则大不相同。尽管记者调查实得很准确,很真实,到时候也会引起某些被批评单位和个人的不满,甚至还招致一些过激举动。批评难、曝光难,舆论监督难的难题一时还难以解决。手头有这样一些事例。广东电视台记者报道了某镇违  相似文献   
7.
某报曾刊登一篇《香港钻石劫案宣判》的长篇通讯。说的是2002年7月17日香港铜锣湾发生的一起震惊粤港的钻石抢劫案破获和宣判的过程。通讯的最后一个小标题是《“美女大盗”被判无期》。在这起抢劫大案中,主谋是一个叫董敏芝的女子,文章所称“美女大盗”即指此人。文章说:“董敏芝今年36岁,扎着两个小辫,穿着T恤和牛仔裤,就像20岁刚出头的清纯少女。”同时,还配发了董敏芝的一幅大照片。在对董敏芝的介绍中,只是说她“长得年轻些,像20岁出头的清纯少女,像个弱女子”。没有说她美在哪里。再看她的照片,确实是柔弱清瘦,但看不出她有多美。此…  相似文献   
8.
史占旗 《传媒》2001,(2):15
牛群到养牛大县当副县长。这个消息一经传开,立刻引起大哗。有叫好的,有摇头的。叫好者说,这种名人效应有利于养牛大县招商引资,进而促进该县经济的发展。摇头者说,县长是国家公务员,不经组织手续,一句话就能当县长,有违规矩,这不过又是名人炒作。  相似文献   
9.
记者是个热门职业,社会上偶有冒牌记者出现,在新闻媒介本身,则混杂着某些冒牌新闻。如果说假记者现象给新闻工作造成了混乱,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么,假新闻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更直接。有人问:社会上那么多的真新闻还写不过来,为何有人还要鼓捣假新闻?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进行具体分析。某报曾刊登一则新闻,说是一位老人在河里钓鱼时,钓到一把夜壶,壶内有一条鲤鱼,鱼内有一枚戒指。这哪里是什么新闻,简直是讲给孩子们听的一则童话故事。此类“新闻”既非作者所见,又无事实根据,而是经过艺术加工,杜撰出来供人消遣的笑料。把这些从浴室里、马路上、汽车上传出来的奇闻,刊登在新闻纸上,岂不有损于新闻的声誉!  相似文献   
10.
牢记三个“属性”努力办好“周末”史占旗报纸的周末版(含星期刊、月末版等),从80年代初期诞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几个年头。在这一几年中,周未版发展很快,目前约有500多家,约占全国报纸总数的1/4。从全国到各地,周末版的座谈会、研讨会和交流会开了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