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实际上是对文学本质理解的问题,从文学是人的本质物化对象化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人的情感、精神的表现这一观念出发,中国文学可作为如下的分期:1.远古至战国,是中国人意识的第一次大觉醒——“我在”;2.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人意识的第二次大觉醒——“存我”;3.隋唐到五四运动前,是中国人意识的第三次大觉醒——“保我性灵”;4.五四至现在,是中国人意识的第四次大觉醒“唯我”与“超我”之性并生。  相似文献   
2.
对<金瓶梅>的版本进行了梳理,认为现存所谓"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实刻于清初;说<金瓶梅>作者是兰陵笑笑生,这不过是三百年前的书商作伪;兰陵笑笑生不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李长之、陈涌、王富仁、汪晖等四位鲁迅研究者代表作的简要评介,勾勒了五十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主线,显示了近半个世纪中我国文学观念之演变,并厄要地指出了这一时期,特别是近些年来鲁迅小说研究所给予我们的启示。一五十年的历程鲁迅小说研究的历史,如果从一九一九年十一月一日《新青年》6卷6号发表的吴虞的《吃人与礼教》算起,是不只五十年的。笔者所以仅截取五十年,一则是因为刚好半个世  相似文献   
4.
潘金链与孙雪娥终生为敌,争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在这种争斗中,二人的性格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潘金莲即使不死于武松的刀下,那结局也不会好于孙雪娥。  相似文献   
5.
潘金莲与孙雪娥终生为敌,争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在这种争斗中,二人的性格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潘金莲即使不死于武松的刀下,那结局也不会好于孙雪娥.  相似文献   
6.
潘金莲与西门庆是中国16世纪市阶民层中涌现出来的新异人物,都有极强烈的物欲、情欲、权势欲、有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二人活动范围不同,表现形态不同,结局也不同,男尊女稗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殷人“不常厥邑”,都城屡迁。契至成汤八迁其邑,成汤至盘庚五迁其都。所以班固云:“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其实正十二也。”这样不惮劳苦,原因究竟何在呢?对此问题,自古以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归纳起来,不外五种原因:1、去奢侈恶习说。此说源于墨子。  相似文献   
8.
天才少年王弼是中国哲学史上界碑式的人物。对于王弼以及他与何晏所开创的不仪统辖了魏及六朝思想潮流,而且对后世亦影响极大的“玄学”,在当时及以后的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就毁誉皆有,但在诋毁何王二人的意见中,给他们定罪最深的莫过于晋人范宁了,他说何王之罪深于桀纣。他的著论中这样说:或曰:“平叔(何晏)怀神超绝,辅嗣(王弼)妙思通微,……尝闻夫子之论以为罪过桀纣,何哉?”答曰:“王何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缙绅’之徒,翻然改辙,洙泗之风,缅焉将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的歌与舞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颂》诗歌与舞相应而不相兼,歌者自歌,舞者自舞;《雅》诗歌与舞关系亦密,且与宴者可以既歌又舞,但属于自娱性舞蹈;《风》诗则缺乏歌与舞相兼的证据。“诗三百篇”不都是舞辞,只有《颂》诗中有舞词。  相似文献   
10.
对《金瓶梅》的版本进行了梳理,认为现存所谓“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实刻于清初;说《金瓶梅》作者是兰陵笑笑生,这不过是三百年前的书商作伪;兰陵笑笑生不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