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我国报纸上最早出现的短评,是在1904年上海出版的《时报》上,称为“时评”.短评的创始人便是《时报》主笔陈景韩. 当时,因受梁启超时务文体的影响,充塞报纸版面的是空洞无味的长篇论说.甚至革命派的报纸也是用简单的口号代替说理分析,空话、套话连篇累牍.当时办报的人大都是半路出家的主人,他们习惯沿用老格式写文章,无病呻吟,八股味甚浓,读者不爱看,影响报  相似文献   
2.
"瓦版"是一种用粘土烧制成版后,再行印刷出版.类似报纸的东西.1615年在日本大阪最早出现的"瓦版",是一幅名为"大阪安部合战之图",它描绘了江户幕府的首任大将军德川家康打跨丰田秀顿的大阪夏季攻防战的战斗场面,这份"瓦版"是以图为主,有简略的文字说明,图文并茂."瓦版"为民间非法出版的不定期刊物,单面印刷,象传单一样.作者和发行人都是隐名埋姓的.它是以沿街叫卖的方式来加以推销,故也有人称之为"读卖瓦版".最初的"瓦版"是以社会新闻为其主要内容.到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日本经济出现了混乱局  相似文献   
3.
1928年12月25日,上海《新闻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州号冲雪到天津》的航空通信,这是我国报纸上最早出现的航空通信."广州号"飞机,是从广东的珠江口起飞的,路途中经过汉口、南京、北京、沈阳、天津,最后到达上海.驾驶这驾飞机的,是广东航空处处长张惠长,这是他进行的一次全国性远航.这篇航空通信,就是他从天津携来的.  相似文献   
4.
1938年 12月19日汪精卫与陈璧君、周佛海、陶希圣、曾仲鸣等一行十余人从昆明飞抵河内,走上了背叛国家和民族的道路。 12月29日汪精卫出逃后,日本首相近卫文磨按预定计划发出诱降声明,汪精卫在香港《南华日报》上公开发表《艳电》,表示响应。这则主张投降求和的《艳电》,由陈公博于12月26日从河内带到香港,汪精卫集团的智囊人物顾  相似文献   
5.
1909年4月22日(宣统元年三月初三),在上海潭子湾中兴面粉厂附近,发生了一起两名印度工头强奸乡女刘翠英事件.各报恐为租界工部局所忌,虽也有报导,但语焉不详.于右任等革命党人在1907年5月间创办的《神州日报》对这一暴行却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并连续发表措辞激烈的评论,予以抨击.英租界当局因此恼怒,多次向《神州日报》提出警告,无理要求该报必须取消所发表的有关评论并登报道歉.《神州日  相似文献   
6.
1945年11月17日日本新闻会为加强“大东亚共荣圈”的宣传策略,制造“太平洋战争必胜”的舆论,在东京举行大东亚新闻大会。这次大东亚记者大会有82名代表参加,汪伪政府派出以《中华日报》代社长许力求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