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日整理资料,从报缝中偶拾一则征婚启事,读来耳目一新,启事全文只百字余,现抄录于此: “姑娘今年23,身高1.56米,工人,一无所有,属于你的是一颗纯洁真诚的心。小伙子,如欲相伴,来信谈谈你的工作,你对爱情的理解和伴侣的要求。敝开你的心扉,把心中的秘密告诉我吧!来信请寄杂文报广告科张子平收转。”读罢全文,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跳出了广告、启事类文字的模式。大凡征婚启事的语言,都十分干瘪、枯燥,“欲寻……为伴”,“请附近照……”云云。甚至可以说换个人名,换个地址几乎可以通用。而这则启  相似文献   
2.
3.
作为一名记者或通讯员,把握住自己,把握住事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1986年那次交通事故的采访,当初如果没有这两个“把握”,就不会将那些充满爱、充满时代风采的难得素材都抓到手,展现在读者面前。那是那年的5月14日下午要下班的时候,我接了一个邀请采访一起车祸后某医院全力组织抢救的电话,简单问了一下情况后,按照电话里提供的线索,骑上自行车,直奔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室里,黑压压坐满了人。听说记者来了,都争相介绍情况,而且大多都是围绕这家医院如何及时抢救的事。他们究竟是被医院的医德、医风所感染还是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