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形态,故名思义:形,则为造形;态,即是神态。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珠联璧合,才能产生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书籍形态的塑造,并非书籍装帧家的专利,她是著作者、出版社、编辑、设计家、印刷装订工艺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也是书籍艺术面临更新观念,探索从传统到现代以至未来书籍构成的外在与内在,宏观与微观,铅字转达与图像传播等一系列新课题。 一、书的形态 书的形态,按固有观念不难想到书的外观:六面体的盛纳知识的容器。中国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书籍的形态有着很奇妙的演进。在甲  相似文献   
2.
没有文字的语言没有图像的绘画──纸的表现力·吕敬人·纸张是装帧设计家得以自田施展了华的天地。经设计家请Jts\@J意,使文字、图像、色彩、材料四要素有机地结合,将田剧后的纸折叠成朋,这就是书的基不形态。设计家在设计的时候,定要选用能让照片、绘图、文字...  相似文献   
3.
塑造书籍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造书籍之美[日]菊地信义著吕敬人译编者按:菊地信义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书籍装帧设计艺术家,也是中国出版界、装帧界熟悉的老朋友。他的作品以典雅而多样化的特征,受到日本国内及国际的赞誉。他的书籍装帧专集分别在日本和中国出版,明年台湾也将出版他的专集。同时他...  相似文献   
4.
第48届法兰克福国际书籍博览会观感●吕敬人主持人:吕敬人先生带着学习、观察和思考的心理准备去了第48届法兰克福国际书籍博览会。因此他将所看到的,听到的记在了心里,并经过分析为我们写下了这篇颇有参考价值的观察笔记。虽然这篇观察笔记中不全是装帧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三、新设计论——塑造新的书籍形态。 书的设计,其本质上就是要自觉地去设计信息(即各种门类学科的知识),使这种信息以某种引人注目、使人受益的形态展示给读者。这是设计者在制作一本书之前必须具备的设计思路。现代书籍的设计者要有胆量去动摇近千年来造书者的权威,不满足只是运用文字符号作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书籍装帧业的现状与改革之必要性 开放20年,中国出版业的发展速度要比建国后的30年快了很多倍。尤其近10年的变化更为突出,其中一个体现就是书籍装帧的变化。显而易见,所谓的提高已不仅是手段的电脑化,印制技术现代化和用纸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书籍设计者和出版社对装帧的重视以及观念的改变,书的内容和装帧具有同等价值的观点越来越被认可。书籍的流通打破过去出版社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进入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各出版社为了出好书,也为了促进销售,开始注意到“货卖一张皮”的增值作用。一些有眼光的出版社领导认识…  相似文献   
7.
当代阅读语境下中国书籍设计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书籍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上个世纪一百年又历经夏秋冬春的变幻起伏。面对21世纪的信息时代,由装帧向书籍设计观念的转换是引发书籍出版人和设计工作者去思考的话题。探究书籍艺术的传统与现代,不能用孤立静止的视点,要寻找现代阅读语境下延展本土书卷文化的新途径。不摹古却饱浸东方品味,不拟洋又焕发时代精神,吸纳传统并与现代交融,才有书籍传承衍生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从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敬人 《中国编辑》2003,(1):14-14,15
一.何为一本好书书,其本意是将信息汇集排列,装订成册。书籍是传递思想的载体,是内在永恒的文化生命体。好书,是令人爱不释手,读之受益的书;好书,是内容与形式、艺术与功能相融合的书。一本理想的书应体现和谐、对比之美。和谐,为读者创造精神需求的空间;对比则是创造视觉、触觉、听  相似文献   
9.
吕敬人 《出版参考》2015,(19):60-61
今天已不是提倡“书不释手”的时代,一是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多样化的阅读载体给人们带来了更廉价的阅读方式;二是长期以来人们阅读习惯和动机的改变把读书变得多了几分功利化色彩,阅读的审美体验正在衰退;三是设计创意受制于市场杠杆,无原则的廉价追求,导致全民艺术素质日益低谷化.  相似文献   
10.
创造书卷之美——迈入新世纪的中国书籍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 近几年来,中国书籍设计艺术的进步和发展引人瞩目.设计师们从单一的装帧走向书籍整体设计概念的转换,在观念上是极具实质意义的进步.人们意识到书籍艺术本身的含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