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08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郭安娜(1894—1994)是郭沫若的日籍夫人,两人从1916年相识相爱,婚后共同生活了二十余年。其中大部分时间在日本,育有四男一女。1937年19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郭沫若毅然“别妇抛雏”回国参加抗战,安娜深明大义。支持丈夫的壮举。抗战胜利后,安娜携子女千里寻夫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四十余年。她曾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但她从不张扬自己。  相似文献   
2.
铭记     
2001年11月南洋模范中学100周年校庆时,我出于对母校的感情,写了一篇《母校的教诲》刊登在校庆专辑上。校庆那天,我虽然因股骨胫骨骨折,手术后还不能行走,但在同志们的鼓励下,我还是坚持坐轮椅去了学校。校庆陈列室和专辑上展出和刊登了我1959年参加全国档案先进工作者会议时与周总理的合影照片,看到这些照片,很多往事顿时涌上心头。 上海刚解放时,我在南模高中尚未毕业,由于革命工作需要,遵照党组织决定,去市委党校学习,结业后马上参加了工作。1951年9月便调往市委统战部从事文书档案工作。我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档案工作者,当时刚从学校出来不久,未经专业训练,也没有工作经验。有时领导和同志们要查档调不出,急得团团转。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我鼓起勇气,知难而进,努力学习档案专业知识,边学边干,干中再学。  相似文献   
3.
让寂寞消失在大自然中 安娜一般每年春夏在大连,秋冬来上海。1949年5月,她到东北参观后就留在了大连,与儿子和夫一起住在高尔基路193号。该房屋位于高尔基大道,西南方是原中央实验所,南面是通向旅顺港的星海公园。1953年9月20日和夫与郭喜代在此成婚。那座房子原是在大连大学任讲师的黄炎培的儿子住的,黄调走后就将该屋拨给他们居住。1986年我曾去过他们家,室内家具陈设极为普通,有榻榻米床,墙壁黑乎乎的,没有粉刷过,挂有周总理像。  相似文献   
4.
卧床八年见精神 人们常说:“人老心不老,老也不老;心老人不老.不老也老。”安娜90岁以后仍精力旺盛,1986年93岁时,还准备由三子复生陪同去日本访旧。可是4月21日老人在准备行装时,不慎从榻榻米床上翻滚下来。长子和夫下班回家,见母亲不声不响独自坐在床上,  相似文献   
5.
珍藏丈夫手稿慷慨捐献积蓄 从1928年至1937年,郭沫若旅居日本整整十年,这十年是郭沫若在艰苦环境下从事写作、研究、翻译的黄金时期,也是他在这方面成就最大、最丰富的时期。1937年7月,郭沫若只身仓促离日回国参加抗战时,其大量的著述、手稿、信件、图书等都留在了日本。这些珍贵的资料中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相似文献   
6.
与郭沫若相爱后飘摇不定的生活 郭沫若早年留学日本,先从医,后从文。1916年8月与安娜在圣路加医院相识,同年年底在同山结婚。1918年郭沫若由同山的六高(相当大学预科)毕业,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读书,全家离开了同山搬到九州北部城市福同。那时长子和夫已出生,他们一家人住在福同质屋(相当于中国的当铺)仓库的楼上,房间很小,她说:“有点像监狱。”  相似文献   
7.
在档案工作中,口述档案往往容易被忽视,其实口述材料是很重要的,就拿统战工作来说,要广交朋友,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上海统战对象多,知名度高,在同他们接触中必然会形成各种载体的档案,如情况汇报、照片、录音、录像等,它记载着我党与党外人士长期合作、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8.
在档案工作中,口述档案往往容易被忽视,其实口述材料是很重要的,就拿统战工作来说,要广交朋友,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上海统战对象多,知名度高,在同他们接触中必然会形成各种载体的档案,如情况汇报、照片、录音、录像等,它记载着我党与党外人士长期合作、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历史事实。这其中口述材料是反映他们在各个不同时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真实记录,它是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珍品,对研究统战工作作用很大。如不及时形成书面材料,仍存在人们的记忆中,载体一旦消失,档案内容也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