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小报"是宋朝后期民众对与封建官报有较大差异的民间报纸的习惯称谓."小报"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被当时的读者隐称为"新闻".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小报"记载的也是非官方发布的消息,它是我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由于这种报纸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的和官方禁止发表的文件和新闻,满足了他们对朝廷人事变动和政事活动消息的需求,成为邸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向往和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庄子将自然哲学引入社会哲学,以天道论人道,在2000多年前较为深入地讨论了社会和谐问题。庄子的和谐社会论主要涉及人的个体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层面。而其最为经典和最富有现实意义的是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活动,就是人们之间相互进行的获取新情况、交流新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的需要。文字产生以前,主要是利用口头媒介传播。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渠道更多,手段也更为多样化。报纸是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主要工具。小报自宋代产生后,直到清代,一直是民众获得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宋朝时“小报”出现的原因、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校局合作的公安实践环节中,存在着学警“三懂四会”群众工作能力亟待提升的问题。本研究以河南警察学院为例,分析了培养学警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校局合作背景下提升学警群众工作能力的思路,为更好实现校局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目标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大学生在塑造着自己的思维、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时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其道德价值取向自然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影响的现实意义出发,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价值取向出现偏差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要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而且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善教者,必善问。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每个历史教师的必备技能。教师在教学中,问题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使整个教学顺利进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一旦问题提得不当,课堂气氛有可能“石沉大海不见影”,使课堂教学无法进行,教师也处于尴尬的局面之中。在教学中要进行艺术性的提问,教师就必须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的课程改革,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历史课堂教学深化与拓展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读史使人明智”,历史课正是让学生们在对人类漫长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的探究中懂得许多道理,学会怎样做人,尤其是学会怎样思考问题、分析处理问题,进而变得智慧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基本内涵就是要总结历史特别是我们民族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与经验教训,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的方式向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普及历史知识的过程,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加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历史素质和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