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世纪末,我国农村发展的总任务,就是建立起初步现代化的农业、繁荣的乡镇和富裕的农村,使农业生产能满足全国生产和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水平的需要,为21世纪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这样一个宏伟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我国有11亿农民,数量上得天独厚,有着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社会的一切经济要素都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支配和操纵。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必须增强市场意识,因为经济体制不仅将企业推向市场,而且也将人才、劳动力推向市场,职中生能否顺利地进入市场,走向社会,是决定职教事业成败的关键。所以,培养职中生的竞争意识,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袁竹  周启 《四川档案》2023,(2):40-42
<正>信息化测绘是测绘发展的必然趋势[1],信息化测绘体系的不断完善也对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信息化测绘体系的七大技术特征中,业务管理信息化、数据管理智能化两大特征与档案管理工作高度相关。本文立足信息化测绘体系环境下,不同档案类型在信息化管理中的具体问题与真实需求,结合测绘事业单位具体业务厘清各类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特征,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78年以后出生的,从就读起,国家就已经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时期,可以说,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一代.处在急剧转型的社会时期,他们的道德面貌、人格发展有什么时代特点?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想要干什么?  相似文献   
5.
《编辑学报》2002~2004年载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编辑学报》的载文特色和发展状况,以2002~2004年出版的《编辑学报》(除增刊外)18期所发表的论文为资料源进行了载文分析。结果显示,《编辑学报》的信息密度较高,栏目设置丰富灵活、科学合理,学术性、实践性、规范化特色鲜明,对作者的吸引力较大,不愧是为广大科技书刊编辑提供理论指导和释疑解惑且被广泛喜爱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6.
7.
做好农村玉米秸秆管理工作是合理利用资源、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可通过还田、制作饲料、用作家庭燃料及工业原料等形式处理玉米秸秆,但秸秆禁烧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农业知识推广不足、科技与农业发展脱节、工业肥料依赖性强和农业投入不足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应通过加强政府管理部门职责,如加强农技宣传、增加惠农政策和实施奖惩机制等,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来不断加强河南省农村玉米秸秆管理.  相似文献   
8.
周启 《语文天地》2011,(12):47-47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课文中有两处注释值得商榷。 一、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课文对该句“用”注释为“介词,表原因”。笔者认为此说不妥。如果“用”是表原因的介词,那么前后两部分就有因果关系,而此句明显没有因果关系。那么,此句中“用”作何解释呢?笔者认为此句的“用”作动词,意思是“采用”,  相似文献   
9.
教育要创新,一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二要调整教育培养目标,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三要创新教育制度;四要创新课堂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当前,素质教育已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实施,职业学校的教育观念已由单纯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或追求升学目标转变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职校生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好时期,也是培养能力的最佳时期。对学生来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首要前提是学习观念的转变。因此,在21世纪,职校生应确立什么样的学习观念就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21世纪,21世纪是知识巨增、信息爆炸的世纪。据德国学者哈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