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任占文  周纪鸿 《传媒》2016,(17):93-94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加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并且明确要求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在具体内容上,更进一步提出了加强调原创性和时代性。这就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方向,这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尤其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在21世纪真正走向世界,在世界学术领域发出中国声音来说,的确是当务之急。而这样的学术和理论追求,当然必须由每个人将其落到实处,必须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创造具体成果。只有树立这样的文化自信,文化走出去战略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郝雨教授的《中国媒介批评学》一书,就应该说是践行了这种文化自信。尤其在《绪论》中,作者一再表达了“建设中国媒介批评学的原创体系”的愿望,其强烈的原创意识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
汪兆骞陆续出版的《民国清流》系列丛书九部,上溯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用近300万字描绘出百年文学家的精神图谱,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百年中国文学辉煌殿堂,为我们留存个性化的百年民族文学记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