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艺术终结之后——艺术绵延的美学之思刘悦笛著,南京出版社,2006"艺术终结"是在现代西方语境中产生并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一个话题。它既是当代文学艺术危机的表征,也是文艺美学自我反思与建构的契机。在西方,自黑格尔1828年提出这个话题以来,艺术终结问题得到了持续的讨论和研究。在国内,20世纪80年代薛华先生在《黑格尔与艺术难题》(1986)一书中最先对这个话题进行了理论的梳理和启发性的阐释。遗憾的是,此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说德语的艺术哲学家,对英美学界中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刘悦笛先生的新著《艺术终结之  相似文献   
2.
西方文论在其学术架构中将中国文论的议题把握为所谓的中国问题,其实质乃是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只有通过对这个镜像的探究,中国文论才能更明晰地洞察和把握自身的问题,进而向西方世界明示中国经验与中国文论的特色之所在,以求在世界文论的格局中为中国文论重塑主体性,推动立足于中国问题意识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野草》具有丰富的现代体验与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命的沉沦,此在的时间性和现代性的幻灭感。诗人是在向死而生中走上在思之途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艺术是一种包含否定性力量的艺术,它的自反性以它的对立面为前提。这种包含矛盾的整体性就是张力。必须通过范式理论,分析现代艺术的多重张力结构,考察它得以发生的内在和外在的机制。所谓现代艺术的自反性,源于社会的危机和对危机的反叛;它对主体内在性的强调,对现实与大众的疏离,人为缔造了破碎、荒凉的世界,有被现实重新整合的危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