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报刊新闻讲究“可读性”,电视新闻注重“可看性”,同样道理,广播新闻也要有“可听性”。可听性主要取决于新闻内容(新闻事实)和新闻形式(报道方法)。新闻价值越高,可听性自然就越强。而同样的新闻事实,可听性的强弱就决定于新闻报道的方法。这就要求广播新闻一方面写作上精当、形象,娓娓道来;另一方面则应注重广播新闻所用声音载体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新闻线索报料活动并以此为业的“职业报料人”.在某些地区甚至发展成报料公司。职业报料人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中击着新闻传播领域的规范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日益升温的职业报料”热”进行冷静地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轮子地不断滚动,广播迎来了新一轮的收听热潮。20世纪70年代,美国广播界有句名言“车轮子和干电池拯救了广播”,如今这一景象也在中国再现。在2006年11月召开的中国广播广告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指出:“中国广播的窄播时代已经到来,核心听众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固定收听转向移动收听,移动人群成为广播收听的主流”。在这里,移动人群主要指向车上人群。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新闻线索报料活动并以此为业的“职业报料人”.在某些地区甚至发展成报料公司。职业报料人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中击着新闻传播领域的规范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日益升温的职业报料”热”进行冷静地思考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浅析网络时代的广播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诞生着实让新闻传播界兴奋了好一阵子。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体,网络不但囊括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传播符号,而且在传播速度、保存性、可选择性和交互性等诸多方面远远优于传统的三大传媒。有人认为,一个以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第四媒体”的影响力将在十年到二十年间超过报刊、广播和电视。  相似文献   
6.
唐琼斐 《新闻实践》2014,(4):112-113
核心阅读:随着新媒体的生猛扑来,广播在信息的“快捷”上也越来越失去优势.广播新闻在媒体竞争的新形势下是否就此落败?在笔者看来,只要有心为之,广播新闻依然可以弥补劣势,重放光彩.除了快速、及时、真实、客观、深度、可听,这些广播新闻的基本质数外,着力打造广播新闻的“可视性”,尤其是在最具广播特色的现场连线报道中,用画面的想象空间最大程度增强广播新闻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